刘戈:我们对应试教育误解太深
作者刘戈系华体会现金 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11月17日《环球时报》。
中国的中学生和发达国家的中学生相比,谁的学习成绩更好?
最近,一家丹麦机构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将丹麦和中国同年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对比。被选中的是初三年级的两个班级,一个来自丹麦二线城市的典型公立学校,一个来自哈尔滨的重点中学。在丹麦专家的主导下,两国孩子在阅读、数学、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和英语等方面进行测试。结果正如大家想的那样,中国孩子在大部分的项目测试中取胜。此前,BBC曾经拍摄过一个类似的纪录片,结果差不多。
丹麦是全球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和另外几个北欧国家一起创造了高福利与高科技创新能力、高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并存的奇迹。其教育水平自然也是世界领先,因此这场测试显然无法得出中国中小学教育水平优于丹麦的结论。更何况在基础教育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均等化的中国,一个二线城市重点中学学生的平均学业水平很可能大大高于全国中学生的平均水平。
但在这项测试中,学生成绩的分布显现出发达国家普遍施行的素质教育和中国应试教育的不同之处。在阅读能力的测试中,中国学生的平均正确率是76%,丹麦孩子是70%,相差不多。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孩子的成绩更加平均,特别好的和特别差的,都少于丹麦学生。比如,在错误率很高的学生中,丹麦孩子占据了更多比例,有的丹麦孩子只做对了两三道题目,而中国学生中最差的也能做对一半以上。
在中国,应试教育几乎和中国足球队一样声名狼藉。往小了说,应试教育是孩子课业负担过重并导致家长集体焦虑的罪魁祸首。往大了说,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标准答案。把中国原创科技水平不够高归结为应试教育,看起来和公鸡打鸣太阳就会升起一样“合乎逻辑”。
但中国和丹麦学生这次测试结果对比所显示出应试教育的好处是,它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推动那些智商平平又缺乏自律能力和学习动力的学生去获得尽可能好的成绩。一个残酷的真相是,这个群体其实占了学生的绝大多数,他们的学业成绩以及工作后所做出的社会贡献,才应当是评价教育是否成功的真正标准。近几十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充分验证了中国应试教育的成功。应试教育对每一名学生目标清晰、考评严格的训练,让每位工程师、技术工人、商人、官员、医生、理发师终生受益。
当然,一定会有人对此表示不屑,他们会说:这种教育方式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其实我既不相信通过学校教育可以培养出天才,更不相信真正的天才会被应试教育毁掉成为天才的机会。
其实,这种看法是对教育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决定原创性科技创新的因素很多,包括经济的发达程度、社会的富足程度、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民族社会文化传统等等。或者可以说,创新能力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所能解决的。以日本为例,应试教育下照样涌现出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以前当老师的时候,就是一个素质教育的践行者。我喜欢让学生自由讨论,启发他们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通常是在我懒得讲课的时候。所谓的素质教育,给了那些像我一样想偷懒的老师一个正当借口。我估计,如果没有对于平均成绩的考核,每位教师都很可能是素质教育的拥护者。
很多发达国家公立学校的师生们,在融洽的氛围中欢乐地度过了美好的校园时光。那些智商优秀、家教优良的学生会在高等教育阶段发力成为优秀的人才,而众多资质平平的孩子则会丧失向上走一步的机会。现在不少国内学校在素质教育的压力下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但中考和高考两道红线决定了中国中小学应试教育的本质难以改变。那些深夜里陪孩子一起做作业的家长,才是真正负责任的家长。他们和中国的应试教育一起发力,才是中国最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