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中美关系的现实、忧虑与挑战

大卫-韦塞尔(David Wessel)做到了大部分记者无法想象的事情──让报道对象成为自己的下属,或者转而写他。要知道,韦赛尔报道的对象常常是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

曾为《华尔街日报》撰写经济报道和专栏30年之久的韦塞尔,2013年底转到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任哈钦斯财政与货币研究中心主任。数月之后,伯南克亦将结束美联储主席的八年任期,来到韦赛尔领导的哈钦斯中心任职。

美国前财长盖特纳上周出版的名为《压力测试》的回忆录,亦对曾两获普利策奖的韦赛尔有所书写。他这样描写被奥巴马任命为财长后糟糕的亮相演讲:“我身体前后摇晃,像身处颠簸的船上难过的乘客……我的声音在颤抖……(演讲)刚开始不久,我瞥见《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大卫•韦塞尔,从他痛苦的表情中,我知道自己有麻烦了。”

韦塞尔于五月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和上海发表了从美国的视角审视中国崛起的演讲。他认为,美国的经济和政治现实,让美国人的基本情绪是害怕中国崛起,既担忧美国的企业和投资会被中国人阻挠,也担忧中美之间可能爆发战争,当然,美国人也想知道中国能否在不放开信息管制的条件下繁荣兴盛。以下为演讲的部分实录。

三个现实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的经济状况。美国经济正在复苏但仍然欠佳──就像一个心脏病发作的病人,刚刚推出重症监护室,尚未痊愈,同时又发现自己身上有慢性病。许多美国人依然没有工作。在25岁至54岁之间的美国人当中,17%的适龄工作者没有工作。在这些人中,一部分在找工作,很大一部分连工作都不找。

美国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中位数并不比2000年的时候高。美国的经济确有不俗增长,然而这些增长红利一直向上层人士集中。所以,很多人没有工作,普通家庭收入没有增长,感觉平等不再,这一切导致了国家自信心的极大流失。

五六年前,美国人接受了自己在制造业上可能没有质量和价格优势,然而美国人对如何管理金融系统还是很有信心的──甚至希望每个国家,包括中国,来学习美国的金融系统。随后,美国人惊讶地发现这份工作自己也没干好。在最近的一次WSJ & NBC 调查中,有63%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发展的路径不正确。这就是美国的经济现实。

[1]   [2]   [3]   [4]   [5]

 

分享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