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洪兵研究成果
论文:
1、《韩非子治吏观念的前提预设及其运作思路》,《哲学研究》2014年第3期。
2、《民国时期之“韩非学”研究》,《国学学刊》2013年第4期。
3、《子学复兴视野中的“韩非学”研究:以明清为中心》,《诸子学刊》第9辑。
4、《从君臣异利到君臣互利》,《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1月4日。
5、《论熊十力的“韩非学”研究:兼及“了解之同情”如何可能?》,《求是学刊》2013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
6、《英语学界的“韩非像”》,《读书》2013年第8期。
7、《从忧患意识到批判意识: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历史进路》,《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1期
8、《论法家“法治”学说的定性问题》,《哲学研究》2012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
9、 书评:《多元视野中的思想史研究——田浩<旁观朱子学>的方法与观点》,《二十一世纪》2012年2月号。
10、《古代中国“王霸并用”观念及其近代形态》,《求是学刊》2011年第2期。
11、《学术生命的创新与继承》,《光明日报》(国学版)2010年2月22日。
12、《如何确保社会的道德底线:论法家道德-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哲学研究》2009年第12期。
13、《社会道德底线是如何被突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5月12日(《浙江日报》(理论版)2009年5月25日全文转载;《人民论坛》“前沿”观点摘编)。
14、《二十世纪中国学界对“专制”概念的理解与法家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5、《秩序与正义之间:略论先秦儒法之理想政治及其实现途径》,《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
16、书评:跟随名家习国学,《中华读书报》2009年8月12日。
17、《现代学术史上的一桩公案:<韩非子·难势篇>“应慎子曰”辨正》,《哲学研究》2008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
18、《先秦诸子“愚民论”考辨》,《求是学刊》2008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4期全文转载)。
19、《应时与复古之间:共识视阈中的儒法历史观初探》,《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0期。
20、《从差异到共识:先秦诸子研究的视角转换——以“儒法之争”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1期。
21、《韩非子“势治”思想再研究》,《古代文明》2007年第2期。
22、《韩非子政治思想再研究纲要》,《东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2期。
23、《韩非子公私观的再诠释》,《思想史研究》(东京大学)第6号(2006年夏季)。
24、《论先秦身教政治理论的演变:兼论韩非的“术治”思想》,《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4期。
25、《孟子、韩非的“伊尹之辩”》,《光明日报》(学术版)2005年11月8日。
26、《徂徕学派与儒法治世观》,成中英主编:《本体与诠释》(第四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27、《日本徂徕学派对儒法人情论的继承与超越》 ,《求是学刊》2005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期论点摘编)。
28、书评:《如实估计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二十一世纪》网络版(香港中文大学),2005年第11期。
29、《史墨“革命论”别解:兼谈儒家“革命论”的悖论》,《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
30、《解读当前儒学研究新动向》,《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31、《法家的理想社会与现实抉择》,《文明研究辑刊》(东北师范大学文明史研究中心主办)2004年5月号。
32、《公德建设路径的历史追寻》,《吉林日报》(理论版),2004年3月26日。约4千字。
33、《韩非“法通人情”论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
34、书评:《〈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12月号。
35、《莫以私论害公论》,《吉林日报》(理论版),2002年12月31日。
著作:
1、韩非子政治思想再研究,华体会现金 出版社2010年版;
2、编著(第一作者):韩非子解读,华体会现金 出版社2010年版;
3、汇编:《国学与近代诸子学的兴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