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尧学:资源建设是网络教育发展的核心
2010年11月11日 腾讯教育
2010年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11月11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中国社会发展与新一轮教育改革:新趋势 新空间 新思路”为主题。以下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教育部研究生(论坛) 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在大会的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司司长张尧学
张尧学:各位嘉宾大家早上好!作为搞计算机的一个工作者,不能说专家,讲一下我对网络教育的一些看法。
我想跟大家聊聊天,最近我网上看到国外有网络公开课,正好《读者文摘》每月给我们送一期,上一期是第20期也有一篇相关文章《爱上网络公开课》,看了以后感受很深。这里面有几个人物,还有几段对话。第一个人物王山,他说这一次是我人生中绝无仅有的不是为了文凭而学习,他说如果谁给我50万,或者提供一个机会上清华,以前想象不了,现在因为我学习了国外的网络课,我会毫不犹豫地放弃清华,而去上网络课。他说网络把巴别塔的梯子送到了我的脚下。华东师大的一个人,他是还没有毕业的一个学生,他学的是地理系统专业,他说学了网络课,发现网络课把艰深的学问切入到生活的横截面,网络课真是太好了。还有一个多媒体的王某,他说以前在大学上课,中国教授两种类型,一个是照本宣科的,还有一个是相声演员,前者是枯燥无味,后者是不着边际。所以没有意思。还有一个小学的数学教师,他说这个网络课,我刚开始没有注意,后来和朋友学了一段,本来是不愿意当小学老师的,结果改变了我的工作态度,现在我用研究的办法参与教学,最后我就非常热爱小学教师工作。可以说网络教学对我帮助太大了!
我刚才介绍的这几个人,他们上的网络课都是国外的。我们自己也建了很多网络课,比如说大学本科的精品课程,我在当司长的时候,每年投入巨大,大良当司长以后也在继续投。可是现在的课怎么样?网友说精品课程枯燥乏味,很多网站打不开,通信不畅通,看一会儿就断了,看了也枯燥乏味。我们的远程杂志我也翻看了一下,有一个评论,说主要是面试辅导为主,并不是网络课。我们对网络教育没有真正地下工夫。
基础教育,农村中小学的网络教育,当时是作为一个先进典型,DVD、光盘、校校通,但是实际上DVD成了摆设,光盘基本上没法看,人家也没有时间看。特别是设备坏了以后没有人维护,更别说怎么样跟网络连接起来。什么时候网络课好了?就是领导要检查了,搞一个视频会议,这个时候北京有名中学的校长、教师就去讲课了,山区里的孩子就听网络课了。
所以,比较一下,我们中国和国外的网络教育是有巨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在哪里?首先就是我们对网络教育的认识。网络教育毫无疑问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是干什么的?我自己总结,首先是要传承我们的文化,几千年的文化,不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要通过教育传承下去。第二教育要启迪我们的智慧,尽管我们的基因里面包含着信息,通过父母传递到我们身上了,但是要进一步开发就要依靠教育。同时,要为我们人生的改变提供机会,要传授知识,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让这个社会更和谐。所以教育还可能担负着更多的责任,但是这几个方面应该要做到。网络教育也应该要做到。
要做到这些,首先是老师和管理人员要有给受教育人的爱,这种爱现在是减少了。原来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能说是看作自己家里的一员,很多学生的事情老师都会帮助解决。当然我们现在不是面授了是网络,老师在设计网络课程的时候,我们管理人员,我们是用什么样的心情对待这些学生?另外我们要有想法,要有思路,如果要想把一件事情干下去,才有干这件事情的勇气,在干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错误,要有坚持下去的毅力。首先要要求有一种对教育的爱,有一种做教育的思路,有一种做教育的想法,同时有坚持做教育的勇气和坚持下去的毅力。我觉得这些才能最重要的。
我们的网络教育缺少什么,就是我们真正的教育工作者,或者教育家,非常负责的几乎没有。起码我本人现在爱心也少了,勇气也没了,坚持也不说了,思路也没了,就是混碗吃,赚点钱。另外方向不明确,我们究竟下一步怎么走,怎么办,大家是不是在迷茫?网络教育究竟要怎么发展?有哪些问题?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考虑吗?所以,这是一个大问题,另外,就是我们课件的质量。国外的网络课课件做得那么好?甚至有一分钱不要的志愿者把英语(论坛)的网络课翻译成字幕来共享,就是因为他们的课件质量好。我们的课件质量,有几门课是学生很喜欢的?
另外就是种类也比较少。总是把一种在线课堂上的东西翻版成电子的东西,这样就失去了网络的魅力,失去了电子的意义,失去了作为一种新技术、新手段存在的价值。无非就是把精英教育变成大众化教育。 再一个就是我们的服务不到位,我们的服务就是怎么让大家拿到文凭,怎么样赚钱可能是第一位的。第一位应该是挣钱,第二位是为了挣钱让你拿到文凭,第三是为了让你拿到文凭,就让你通过。还有我们的系统不到位,我们没有仔细研究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网络教育究竟应该怎么搞,中国特色就是符合我们的国情。
网络教育究竟应该怎么样发展?有几个问题大家应该考虑。
第一,作为教育,面授教育的时候是教师在课堂为大家提供资源,为学生提供资源,在网络教育的形式、条件下,谁来提供网络教育的资源?我觉得这个资源的提供应该是国际化的,应该是学生喜欢的。梅兰芳京剧,我最近看北京戏剧学校,是50年代的,打开一看,梅兰芳是他们的老师,还有好多京剧的当时四大流派全是他的老师,教学生的照片还在。可是现在是中国戏剧学院,从北京变成了中国,从学校变成了学院。再翻到后面,还是有很多大师,但是你必须要感叹,梅兰芳不在了。学校升级了,名字变大了,老师没有了。网络教育呢?我们能不能把最好的教师,最好的课件拿到网络教育上?还有我们的基础教育,刘凤芝是不是可以当我们网络教育的师资?就是说我们应该提供优秀的教师,我们提供的资源不是最好的网络教育就打折扣了。
第二,最好的老师提供了最好的资源,谁来把这个最好的资源变得让大众能够很快地接受?这需要设计和制作。一个好的故事可以写成一本小说,也可以变成一个电视剧。要变成电视剧需要导演、编剧人员。像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这样的一些人在网络教育里面能不能出来?能不能以拍大片的精神做我们的课件?90年代的时候出现一个《渴望》,那时候全国的人都看《渴望》,那时候故事的制作都不好看。现在电视剧哪一个制作得都很好,我们网络教育的教育资源什么时候能把好的教育资源变成好的课件,需要设计、制作。同时我们可以借网络教育推出一些明星。
再有就是提供什么样的教育资源也是需要大家思考的。这个教育资源,原来咱们一说到课程,就是大学那些课,就是中小学的那些课程,除了这些课程之外,还有没有新的东西?像网络上面流行的,建议大家在网上看一下国外的网络公开课,并不都是课堂上讲的东西。要抓住受众者,学习者需要什么东西,我们不是完全迎合他们的口味,但是要适合他们的口味,如果完全是站在课堂讲授的立场上做,有的人不想学,你怎么办?你就很难改变他的人生,改变他的想法,改变他对生活的态度。我们的网络教育搞了十年了,有几个人能够说中国网络教育改变了我对人生的态度?人生是可以改变的,他拿了文凭可以找工作,但是他发自内心地说有没有改变了人生的态度?所以我们不仅仅要做大中小学的课程,还要做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包罗万象的课程。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管理和存储我们的教育资源?还是像原来那样用我们的网络院、高校,做了一点以后就放在那里,然后跟大家讲我的知识产权费是多少,然后就过去了。还是采用新的模式,构建出一种集中的能够共享的教育营?这个教育营应该是大规模、海量、非结构化、可扩展的,同时能够以很快的速度找到的。支持上面的用户群,对不同群体、不同兴趣的人能够分别提供资源。建这个资源中心我们嚷嚷了很多年,但是很难做起来,第一是我们的思想认识水平问题,第二是我们的技术问题,第三是态度问题。做任何事情,只要有认真的态度,努力做就能够成。我这么多年发现大家首先是缺少态度问题,大家缺少对教育的爱,不认真做,所以很难把资源中心建起来。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们假设已经有了资源中心,有很多很好的课件,怎么把我们的课件送下去?当然像腾讯这样的平台也有提供机会。但毕竟这是一个所有信息在内的公共平台,如果所有人都点击,流量还是问题。咱们能不能采用一种教育超市的方式?资源中心相当于一个商品的生产单位,我的商品生产了很多,通过超市链的方式,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学分管理,配送到终端用户那里。也不是强制给,是以服务的模式提供,这样就打破了每个学校、以面授通过考试的方式,而是改成了把国内外的好的模式提供给用户。为用户提供像选择电视频道一样的模式,你想要什么课,可以用遥控器,简单地进行选择,不必关心你用的windows、linux操作系统,是用pc机、笔记本还是iPad,不必关心是什么样的硬件,也不是不必关心使用什么样的软件。只关心学什么课,就能够在身边的电子设备上选到。
瞄准这个方向我们要做的几件事:
第一,就是课件。是要以拍大片的精神做课件。就是要投入,不仅是钱的投入,同时还是自己的精力的投入。拍大片一集差不多是30万块钱,稍微好一点是50块钱。我们现在做一个网络课,不知道投了多少钱?国家给10万块钱,无形资产是用钱买不到的。做好了网络课,把上网络课变成学生的一种享受。如果说大家上网学习不是一种享受,而是难受,网络教育是推不开的,网络课就不会被大家喜欢。大家推进网络教育的发展只能靠国家政策,比如说文凭,和普通教育的同等待遇等等,为什么不要求这些政策?我们的网络教育的确和普通教学还是有质量差别。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我们的网络教育能不能把教育质量做得比普通教育更好?
还有一个是重视设计制作。内容好和设计制作好要并重。中国网络产业上有很大一块是游戏,游戏这几年是上来了。游戏我总结三点,一个是调动兴趣,比如说偷菜,大家不睡觉都偷,夫妻吵架、离婚都偷,就是因为有兴趣。这个兴趣是怎么来的?一个是鼓励。你去偷白菜,偷到了会给你奖一点金币。再一个你要完不成那件事情就不让你晋级。就是胡萝卜+大棒,干成了给你胡萝卜吃,干不成打你。毛驴上坡一拉二抽。所以我们的网络课能不能设计成调动学生兴趣,拽他的鼻子,抽他的屁股。我觉得每个学院每年就做一门,全国就是多少门?一年就是70门,我们搞了十年就是700门,搞100年就是7000们。我们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让大家看到希望,就像当年的《渴望》,没有《渴望》就没有今天电视剧的百花齐放。得从一个点突破。
再就是要推进资源共享。资源共享在中国特别难。为什么说难?因为我们的院长干几年也不干了,老师想干也没有这个权,也不一定想干。院长首先要利用自己的资源挣钱,挣钱了之后搞了自留地或者干别的。如果拿出去共享,就不能挣钱了。所以共享非常难。还有校内网院和普通教育的资源共享也非常难。我们推教育超市,目的就是要推进学校之间的学习点的软硬件资源共享,是非常难的。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国家政府那样下那么大的力气做一件事,但还是非常难。
还有就是国内外课程的共享。对于国家我也是建议国家要推动教育营。我最近看广电总局发文说下一代广播网,教育营到学校要靠国家,国家要大力支持教育营,就是资源的整合。现在搞信息产业有一句话叫做数据就是竞争力。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就是在数据上,美国人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在中国搞数据收集把所有能找到的报纸、文件全都输入计算机里,搞大的数据中心。这个中心平常没有用,一到有用的时候就非常有用。谷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海量的数据。而且它还出动了很多车,在全世界各个城市扫描,把街景全扫描,我们教育有这么多的数据,为什么不做起来?比如说一个人从幼儿园学习的数据就全部收集起来,如果对一个人了解的话,马上翻数据就知道了。上海电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上海市政府提供了1个多亿,把中小学的课程,把上海电大的课程存在一层楼上,那一层全是资源中心。现在开放大学搞了五个,我认为真正的开放大学应该是一个,就是搞好了资源,把它通过相应的渠道提供出去就行了。高教出版社、电大、考试中心全都整合在一起,整合成一个大的资源中心,然后以这个为基础进行建设。把国家该管的事、学校该管的事、市场该管的事分开,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管理。这样就好办了,中国不是没有人,也不是没有文化,更不是没有技术,是缺少系统分析。
同时,实时地开展研究生层次的网络教育。但是决不能把研究生的网络教育又搞成卖文凭的赚钱工具。还有一条就是要大力培训我们的管理、维护队伍。这也是政府应该做的,学校去做很难。一个学校自己建学习点,在管理和维护上是办不成的,而且也是浪费资源的。
今天借此机会谈点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