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可穿戴设备使用数量激增,高校网络安全性提升迫在眉睫
2016年5月5 日 在线学习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全球季度可穿戴设备追踪》报告显示,预计到2016年底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1.10亿台,同比增长38.2%。就在几年前,还没有学生将可以利用WIFI的设备带到学校,如今,有些学生会带3-4台这样的设备,有时甚至更多。为此,各个高等院校必须调整其内部网络的管理方式,以适应学生将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带到学校使用的状况。比如,有的高校信息管理(IT)部门已提升了学校网络的WIFI连接性能,增加了更多的连接点,以加快学生的上网速度,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网络的安全性。
通常,网络的连接点越多,黑客入侵系统的可能性就越大。随着网络威胁因素的不断变化,各个高校在保持敏感数据的安全性方面也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网络系统是否安全最终取决于投资的多寡,而高校与企业相比在此方面的投资普遍相对较小。此外,有些高校尽管制定了网络安全计划,但所雇佣的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很少,无法使得这些计划真正得到实施。拥有强大的管理规程、监控和事故应急响应功能的全面安全防护系统,现已成为高校网络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此,各个高校必须考虑投资开发和建立必要的工具、规程和其它保护系统,使其拥有的个人数据和信息(有关学生、学生家长以及教职员工的数据)尽可能保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