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区域教育信息网可持续发展?
2007 年 08 月 27 日 刘曙光 中国教育报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深化。目前,很多地区已建设区域教育信息网,且发挥着积极有效的教育功能。
如何实现区域教育信息网可持续发展?
区域教育信息网是为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人员服务的,它包含了网络的两个要素:共享和交流。在这里,因为人与人、人与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与信息资源之间的联系,需要产生一个管理秩序,因此搭建教育信息网需要解决好共享、交流、管理和服务四个问题,使教育信息网真正建设成为思维的学校、交流的园地、学习的国度、创造的源泉。
作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和标志,区域教育信息网显得尤为重要。教育信息网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先进、稳定的网络技术为依托,以各种信息设施为支持,以教育软件和各种资源(人才、物力)共享为基础,以实现现代化教育和管理为目的,为区域教育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教育信息网,实际上是在建设一座现代化教育政务中心,建设一所学前教育至高中段教育一贯制的现代化虚拟学校(网络学校)。
目前,教育信息网的应用主体还是教师和管理干部(可占教师、干部人数的 80 %以上),学生和家长参与较少(不到 10 %,学生主要是进行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教师参与网络教育及网络活动的效率及效益较低,中小学生进行网络教育及网络活动的项目少、风险大,作为教育信息网的建设还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
课堂教学应该成为信息化应用主阵地
基于 WEB 和网络教学平台支撑下的互动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实现角色互换、互为主体,既能人机互动,也可师生、生生互动,这是一种互联网时代全新的教与学方式。从我国的教育环境出发,从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来看,它是课堂教学的替代、补充,还是相辅相成?实施教育信息化,开展教学改革,绝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争奇斗艳,最根本的是教学思想的变革,应以需求定发展。
课堂时间学校和教师应做好的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课余时间应大力开展网络作文、绘画、电子报刊、校园数字电视台、网络学习、家校通等。网络教育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能得到针对性的教育与指导,从而在教师的引领下,克服学习的瓶颈、解决生活的困惑。比如,实施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在英语词汇学习、听读训练等方面,采用敏特英语及自然英语软件,大面积进行网络学习、课堂教学,学生学习个性化得到了充分体现,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教学成效显著提高。
此外,作为区县、学校应把自己定位在用户应用层面上,主要任务不是硬软件建设,而是怎样组织、管理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进行教育教学及管理实践的信息化过程,并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处理和传播、交流、传承、反馈等,从而逐步建设一支具有一定的改革精神、创新意识、反思意识和较强研究能力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批具有较高信息化素养的学生,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网络教育、网络文化。
建立管理机制引导教师把精力用在整合上
网络最大的一个优点是自由,但对于教育教学来讲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网络中的个体既是唯一的,又是不确定的,但并不是自由人(在编的干部教师、注册学籍的学生和持身份证的公民,注册时要经过严格认证),活动过程必须是有组织和受约束的,体现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将网络应用从管理上分成几十个项目小组,把工作任务、权限分配给个体,每个项目小组自己进行管理、维护和更新。成立学科委员会可以保障学科教师能够全员参与,在网络中负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能够积极参与各种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实践过程,从而实现信息—处理过程—形成结果(信息及能力)不断循环的良好机制,保证区域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并建立健全管理竞争机制,做到分工清楚、职责明确、考评有据。
对于用户来说,信息管理应该是以更灵活、更简便的方式处理存放在各种平台上的数据,而且一定要遵循开放协议,能够跨异构平台进行自主管理。各种数据、软件都能够关联应用,将数据管理系统、内容管理系统、数据仓库和其他教育应用程序中的核心功能集成到一个通用平台中,便于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各种数据分析和评价结果。
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即城域网的建设必须考虑到以下这些问题:把区教育信息中心建设为资源提供者,建立大型的服务系统,提供各种服务。乡镇(区属学校)教育信息中心根据各校财力、技术力量提供适当服务,特别是农村小学不建服务器,使用区、乡镇教育信息中心提供的各种服务,不用管理校园网、服务器,以应用为本;技术及应用服务由区、乡镇两级信息中心(主要是区)提供,乡镇根据需要及自身发展逐渐开展,使信息化门槛大大降低,教师、学校把精力用在信息化与学科整合上。
确保区域信息化投资稳定性与连续性
政府每年要保证所需的教育信息化投资、维护、修理费用的稳定。另外,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与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设备需要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逐步加深,一个地区信息化的发展阶段要有步骤地利用这些发展规律,实施信息化设备物资的战略调整,最大化地实现投资效益,而不是盲目地一哄而上,最后一起淘汰更新。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价上也不能统一标准(特指技术参数与数量,满足应用需求即可),统一标准就会造成行政干预,为求政绩,硬上而大上,造成投资浪费。
根据应用需求而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是良性的和连续的。比如: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在已建成教育城域网的地区,实现了有线电视、网络、卫星宽带网三网合一,视频节目可进行现场转播、直播,各单位可通过城域网实时收看卫星频道上的优秀教育直播节目,通过点播系统和资源库下载优秀教育资源,无须每校重复购买远程教育系统。通过数字电视台,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有组织地开展区域性和校际间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说课、讲座、学术报告会等活动,广大师生在本校的办公室、“班班通”教室就可收看实况。
教育信息网的建设应一切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为前提,避免重复劳动和增负;一切以服务教学管理为目的,注重资源共享,不建大而全网站,突出学校特色;一切以应用为本,以师生、家长的需求为宗旨,作为资源(信息 ) 的创造者、实践者(处理、加工、改造 ) 、提供者,非常方便地在网上教学、学习和交流。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山东省淄博市淄川教育信息网在硬件环境建设、信息化管理、教师信息素养、学生信息能力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教育信息化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的迅速发展,教育系统中信息技术的含量在不断增加,教育行业正在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智力密集型转化,区域教育信息网必须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系统开发和合理配置,从根本上解放教师的生产力和师生的创造力,在信息化推动下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教育局 刘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