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培训算学历教育学分 年底前拟订方案

2007年10月31日          青年报

    新华网上海频道10月31日消息:通过业余培训班的学习而具备了正式学校同等水平的人群,社会是否应当承认他们的能力?昨天,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王宏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回答,他透露,今年年底前,市教委将拟订初步方案,实现成教和业余教育领域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学分互认。

    形形色色的社会培训班越来越火爆,下班后继续充电学习外语、计算机乃至各种专业的市民越来越多,但是这些学习结束后最多只能获得一张证书,而非相关文凭。即使具备了和正式学校学生相同的能力,在求职简历上“学历”一栏也无法得到体现,不少市民为之苦恼,继续去读学历教育吧,又要耗费上几年的时间,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似乎有些“等不及”。

    市民的这种苦恼很快便有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化解,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王宏表示市教育部门一直在探索打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间的沟壑,目前,市教委已结束相关调研,今年年底前将拟订初步方案,在成人教育和业余教育领域,形成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学分对接。

    该方案一旦出台,则市民在社会培训班里取得的证书,经方案内标准认定后,可折合成相应的学分,这样,市民如继续去接受成教领域内的学历教育,便可抵扣掉这部分学分,从而减少学习时间,尽快拿到文凭。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在沪上越来越受重视,去年初,市委市政府曾下发《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0年,初步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框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