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启每个人的终身学习之门

  2008年03月20日     计琳     中国教育报

     每年参加各级各类非学历教育的人次达400万以上,接受成人学历教育的在校学生近22万人,参加老年教育活动的人次近60万,11万农民通过培训走上全新的工作岗位……20年前,如果你问上海市民什么是成人教育培训,他们的回答也许是“在岗学习”、“技能进修”、“夜大学”;但今天,他们的回答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终身的教育与学习”——



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正在上计算机管理课。陈焕联摄


从“在职者学”到“人人有学”

  “2006年11月15日,那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天。”那一天,原本只会“种地、煮饭、带孩子”的农村妇女沈彩华刚从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社区学校的缝纫培训班结业,就接到了上海嘉乐制衣股份公司的录用通知。“我也可以用双手创造新的生活,”沈彩华高兴地说。

  与沈彩华一样,如今在上海,接受成人教育培训已不再是在职者的“专利”,“人人有学”的理念使更多的市民,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撑,而教育发展的目标就是使每个人都能获得终身的、全面的发展”。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骏修认为,教育面貌的改变首先源于理念的转变。

  2005年,由政府买单,上海市正式启动了“郊区劳动力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将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这在上海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而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在于:绝大多数的培训项目都来自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如嘉定区根据国际汽车城建设的需要,举办叉车工、高速公路收银员、电子监控员等培训;宝山区根据区商业发展的需要举办超市营业员、餐厅服务员培训;闵行区根据房地产发展的需要,举办物业管理、水电工、房产中介等培训。这些培训不仅为地方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撑,也受到当地农民的广泛欢迎。

  南汇区大团镇赵桥村村民王建宜就是受益者之一。南汇水蜜桃是上海地区唯一一个被国家认定为“原产地域保护”的农产品。但近年来,销售问题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突出难题。为解决这一矛盾,“郊区劳动力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南汇区开设了农村经纪人培训专业。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农村经纪人’这个词。”在课堂上,50来岁的王建宜首次接触了“市场”、“营销”、“包装策略”等一系列市场营销学的概念,这令他受益匪浅。培训结束后,他率先在淘宝网上开了南汇水蜜桃专卖店,才开张不久,业务就来了。他告诉记者,目前,通过网络销售的比例已经达到了总销售量的70%以上。“没有培训,就没这红火的日子,”王建宜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在“郊区劳动力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上海市累计培训农民20万人,有近六成农民走上了新的岗位。

  近年来,上海通过政府出资,为下岗工人、残障人士、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培训,使20万下岗职工通过培训获得了再就业;郊区每12户农户就有1人获得了“绿色证书”的培训;职业技能、文化教育、法律常识、干部教育、外来民工教育等各类培训参与人次高达200万。

  从“在岗学习”到“时时可学”

  2007年春,伴随着中小学开学,上海市徐汇区的居民也纷纷走入了社区学校的“课堂”。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10万本《徐汇区2007年春季社区教育课程手册》通过社区教育的三级网络发放到了该区近1/3的家庭,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包括英语、理财、手语、数码摄影、舞蹈、家政等丰富多彩的培训内容,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跨社区的选择空间,也使许多社区学校出现了学员爆满的喜人局面。

  “今天,学习已不仅仅是满足工作需要的一种手段,也不仅仅是提高‘学历’的需要,它贯穿在人发展过程的每时每刻,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一直负责成人教育培训工作的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副处长庄俭说,从“在岗学习”到“时时可学”,上海的成人教育培训已经向终身教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而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要为各类人群开发和建立满足不同需求的学习内容”。

  记者看到,悄然的转变正使人们的生活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在校园,上海的每一所高等学校都举办了继续教育学院,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各个层次的学历教育,还提供了各种职业培训;在街道,通过资源整合,每年有80多万市民在社区学校里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社区学校办学点更是遍及上海的各个居委会;在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已成为乡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的重要基地;在企业,围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各企业积极探索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的建设。宝钢、上海汽车集团、上海建工集团等企业的教育培训都已经形成了特色。2006年,在对国资委系统57.7万职工的调查中,人们欣喜地看到,参加各种学习的企业员工数已达到38.3万人,占总人数的66.31%,而15年前这个比例还仅为33%。在上海,一个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的相对健全的教育培训网络已基本形成。

  为了使服务内容更有针对性,上海还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其中包括对老年人学习需求的调研、对企业职工学习需求的调研、对上海职业培训情况的调研。一项项的调研,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培训项目,为市民再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菜单”。

  而这一张张丰富的“菜单”也使市民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上海有占全市总人口1/4以上的市民参加各级各类的学习、培训;每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人数达40万人次;每年参加各级各类非学历教育的人数达400万人次以上。1994年以来,上海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人数超过了400万人,参加通用外语各类考试的人数超过100万人。

  从“学堂里学”到“处处能学”

  这是一场“大手牵小手”的特殊教育活动:来自金苹果学校的80名小学生在上海老年大学观看了爷爷奶奶们上课的全过程。从钢琴室到电脑房,从书画展到摄影作品,孩子们目睹了老年人“活到老,学到老”的风采,既惊讶又兴奋。

  作为全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上海已初步形成了以老年学校教育、老年远程教育、老年社会教育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老年教育新格局。在这些老年学校,60岁的女儿与90岁的母亲共同学习,金婚夫妇一同上课……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学校不仅让他们找到了精神依托,更激发起了他们持续不断的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热情。

  上海退休职工大学的学员,利用所学知识自发组织的保健服务志愿者队伍,走向社会更大的“课堂”,为老年人进行推拿、足疗等保健服务。保健服务志愿者队伍成立十余年来,已经服务了13万人次,也使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到学习养生保健的队伍中来。宝山区张庙街道的金国强身患脑梗,曾经半身不遂,行走靠拐杖。老年大学的学习,使他成为了社区合唱团的一名成员,在学校的鼓励下,他逢年过节都去参加公益性演出。如今,他竟然扔掉了拐杖,行走自如,更毛遂自荐承担起小区居委会的黑板报宣传工作。

  “要使终身学习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我们不仅要提供的‘人人可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应赋予每个市民‘崇尚学习’、‘享受教育’的原动力,”庄俭说。

  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创新手段,市民们切身体验到的是在家门口“上学”的便利。自1995年以来,上海先后创办了“上海空中老年大学”、“上海网上老年大学”、“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仅去年全市就有38万老年人通过电视获得学习的机会。2003年,上海市教委与农委合作建立了上海郊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网,使80%的乡镇成人学校建成了远程教育教学点。

  现在每天不仅有8小时教学直播节目,并伴有100多集优质教学视频资源传送到街道、社区,供居民自主点播学习。居民们称其为“不见面的老师”,是“知识的加油站”,它使市民处处能学、想学就学,也让教育服务走进了千家万户。

  整合资源所形成的一系列富有影响力的学习活动品牌也推动着市民参与度的逐年提高。比如,市总工会举办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

  至今已有25年;还有“百万家庭学礼仪”、“百万家庭网上行”、“万部精品图书进社区”、“经典艺术知识普及”等活动都深受市民的欢迎。

  从今年起,上海更在机制创新上动起了脑筋,探索建立“市民终身学习卡”制度,对市民在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社区学院、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等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形成具有市民学习账户管理、学习情况记录、学习消费、学习奖励等多种功能的“个人学习账户”。在此基础上建立“学分银行”,一定条件下给予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成果认可,以此促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及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补充,最终实现“学分互认”,让市民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学习成果能够相互“流通”。

 

本文关键字:上海 开启 个人 终身 学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