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继教联盟集体亮相 国家高调推进继教发展
2012年11月13日 刘增辉 《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12年第10期
10月11日,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活动周的主题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来自全国五百多个城市、一百多所大学和几十家大型企业的代表参加了总开幕式活动。
在开幕式上,由教育部领导并推动的继续教育城市联盟、大学与企业继续教育联盟签约成立并宣读倡议书。去年在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成立的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也登台亮相。教育部承诺,将推动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向继续教育城市联盟开放,向社区开放,向有需求的单位开放。
作为终身学习活动周的一部分,同时召开的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暨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发展论坛,其主要任务是总结一年来继续教育工作的成果,研究部署继续教育特别是高校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工作。部分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有关高等学校、行业、企业的代表共计三百余人参加了大会。
从总开幕式到继续教育研讨会,关键词“开放”贯穿始终,如何在新形势下使高校、行业、企业、城市间的继续教育资源在更高的平台上相互开放,成为参会代表们关心的主要话题。
三大继教联盟意义重大 高校是继教骨干力量
作为教育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著名品牌,从2005年至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已经举办了八届。八年中,终身学习活动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在地点上,从2005年的开幕式在北京西城区的德胜社区举行,到现在在各省会城市举行总开幕式;在规模上,从最初只有10个城市参加,到现在有529个城市积极响应,形成了“一城开幕,全国互动”的全国性重大活动。
更重要的变化是在内容上。以往的活动周关注社区教育的开展,注重社会资源如图书馆、体育场地等向社区居民的开放,关注城镇化过程中新市民的教育,而现在则将关注点放在了高校优质资源与行业、企业、社会的开放共享上。
这反映了有关部门对学习型社会建设思路的变化。“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继续教育是整个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育对象最为众多,教育内容最为广泛,教育时间最为长远。建设学习型社会,必须充分发挥继续教育的作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朱新均表示。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对今年的学习活动周曾作出明确批示:将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与推进继续教育事业建设结合。为此,今年学习活动周的主题确定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这样的转变与当前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在研讨会上,鲁昕副部长强调:“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我们的高校继续教育要做些什么?必须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否则,我们就无法跟上工业革命的步伐。”
要发挥支撑作用,就必须搭建平台,提供通道,使高校的优质资源顺畅地向行业企业辐射,而三大联盟正是为此而来。
大学与企业继续教育联盟由112所高校与101个企业组成。作为发起单位中唯一的媒体,《中国远程教育》(资讯)执行主编夏巍峰参加了签约启动仪式。该联盟成立的目的是探索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推动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之间的对接,保证行业企业人才培养效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效衔接。
继续教育城市联盟的首批签约成员单位有36个,包括成都市、常州市等29个市政府和中国邮政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7家公司和行业协会。联盟将建立一个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推进城市、大学、行业企业间的继续教育资源共享,探索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新机制。
此前成立的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03所签约高校组成,旨在促进普通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开放与共享,满足各类社会成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与会专家认为,这三大联盟的建设意义重大,这是教育部在国家层面上推动继续教育服务的重要举措。城市联盟使全国各地的继续教育有了共同交流、合作、发展的平台,能够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大学与企业联盟使双方建立起了国家层面的伙伴关系,不再拘泥于学校与某一个企业伙伴的联系,使全体高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行业企业,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资源开放联盟使高校的优质资源向行业企业开放,向社区开放,向有需求的单位开放,将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一个标志:借助更高层次的开放平台,全国的众多高校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已经上升为一支骨干力量。
开放办学为继续教育打开新的上升空间
三大联盟的成立重点在于,大力推动高校继续教育面向行业企业开放办学。事实上,如何与行业企业合作是普通高校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尤其是在去年的全国继续教育大会上确立实施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示范”系列项目,是对这种探索的进一步提升。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服务于学习型行业企业、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在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上,这些项目展示的成果表明,开放办学不但促进了学习型社会建设,也为我国的继续教育发展打开了新的上升空间。
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有50所不同层次和类别的高校参与,项目实施一年多来,成效显著。浙江大学、宁波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许多高校把继续教育纳入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等11所院校对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机制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归口管理、各负其责的管理模式,促进了继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加项目的许多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都有多方面的创新。中国矿业大学通过校企合作,形成了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开放式:通过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合作,运用远程教育手段,为行业会员制企业提供全员、开放和学习者免费学习的教育服务。前校后厂式:通过与中煤能源集团共建继续教育基地,利用企业的工厂和矿井建立实习实训场所,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订单式: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等,共同制定人员选拔方案,为送培企业培养重点紧缺人才。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服务模式的研究及应用项目,主要任务是探索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及机制。截至目前,各项目单位以联盟方式建设并开放了1000门网络课程和1000个视频讲座。这些优质资源通识与专业并重,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华南师范大学的网络教育资源不但向境内开放,而且开始向境外扩散。在境内,他们与职业教育院校合作,提供职业教育急需的课程,实现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他们还开发全英文版网络教育学历课程,面向在华工作、学习的外籍人士提供网络高等学历教育,这在全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尚属首例。在境外,他们与印度、阿联酋、孟加拉等国的大学合作,开展了对华贸易、对华市场营销等高端培训,这些远程办学项目受到了外籍人士的欢迎。
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模式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有15所广播电视大学参与。其中,上海开放大学初步形成了以学习型城市为目标的网、库、站相结合的终身教育体系,探索建设了基于云服务的信息化服务平台。
与会代表对这些成果感到欣慰,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刁庆军表示,“未来高等学校的大门将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向更多的人敞开,使更多的人享受到这些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但一个让人感到焦虑的问题是,高校做了这么多工作,有这么多优质资源,外界并不知晓。“包括今天很多参会的代表,还有参会的企业,他们对此也不清楚,感到很惊讶。现在首先要做的是要让社会上更多的人知道,使用的人越多才会产生更大的教育效果。”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关海庭教授说。
“对继续教育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继续教育的资源与老百姓的需求信息之间并不对称,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一个可行的办法是,要尽快编辑一个学习目录指南,放在机场,放在火车站,做到广为人知。要让老百姓知道,如果想学什么专业,应该进什么网站,通过什么方式来学习。当然,这意味着一系列制度建设要跟上,比如知识产权制度等等。”
发展继续教育要有国际视野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田克美先后两次登台演讲。他介绍的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面向全员、覆盖全网开展的大规模的教育培训,引起与会代表很大兴趣,但更引起关注的是他专门介绍的ASTD及国际培训发展趋势,以及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获得的全球培训界最高奖项——ASTD2011年度卓越实践奖。
“在继续教育方面,国外已有很多成熟的经验,我们应该走出去,进行开放与共享,让我们更有思想,让我们具有世界眼光。”田克美的呼吁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赞同。
刁庆军在发言中专门谈到了国外继续教育的发展动向。“发达国家高等院校在开展传统高等学历教育同时,也高度重视开展面向在职成人的继续教育。世界名校其实已经走出了一条开放型的办学道路,这为高等学校的未来及继续教育的未来指明了发展方向。”
他介绍,在美国高校中,设立继续教育部、继续教育学院或继续教育中心的比例高达2/3,高校举办的继续教育在整个美国继续教育系统中所占比例为24%,美国高校中有近50%的学生接受继续教育,有的高校比例更高。哈佛大学为各类在职人员、退休人员,乃至中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教育和课程,学员规模超过传统全日制在校生。而MIT开展继续教育则主要针对高层次的工程科技人员,办学规模和涉及的领域都小于哈佛大学,体现出同是一流大学对继续教育的不同定位。
“我们一定要站在国际层面上来研究我们的继续教育,但在国际交流方面,全日制学校教育做得很好,继续教育还有很大差距。”鲁昕希望,三大联盟要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对国外的成功案例、国家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为教育部党组和各级政府作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继续教育将从多方面创新
研讨会上,鲁昕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创新的八个方面的任务:坚持分类办学,明确发展定位;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质量保障;加快资源建设,推动开放共享;重视信息技术,深化教学创新;推动终身学习,加强沟通衔接;加强科学研究,营造发展环境。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几个机构的成立。教育部最近成立了三个办公室:特殊教育办公室、学前教育办公室、继续教育办公室。继续教育办公室将统筹协调全国各类继续教育,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这表明教育部将继续教育放在了教育行政管理的战略地位。鲁昕要求,各高校也要把继续教育纳入学校发展战略,把继续教育与全日制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为继续教育配置优质资源,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办出高层次、高质量,为企业、行业、社会服务的开放型大学。
教育部还将成立继续教育校长顾问委员会,请一批大学校长对教育部统筹指导全社会的继续教育的工作提出政策建议;将成立继续教育学科专业专家委员会,用专家委员会的智慧和专家智库来指导继续教育的发展;将选择10所条件成熟的高校,建立国家级继续教育研究基地,加强对继续教育的科学研究,营造继续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也将出台。文件出台以后,将加强两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支持服务继续教育发展的制度,二是规范管理的制度。这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继续教育的运行机制,以及继续教育中政府、企业、学校之间的关系等。
此外,还将研究资源开放下的知识产权制度,推动资源建设及开放共享;做好学习成果互认、学分银行研究与试点工作,促进终身学习沟通衔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