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 大学终结者?
2009年8月24日 南方都市报
推行虚拟教育的一大障碍就是无权发放学位证书,美国一些大学正试图这在方面实现突破。
Richard Ludlow准备效仿葫芦网模式,运作他的网络教育项目。
大学教授D avidW iley说,内容开放只是第一步。
在线课程、维基大学、Facebook风格的教学辅导网络———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面貌。免费上哈佛或麻省理工似乎指日可待,传统大学就要遭到抛弃了吗?
大学教育真的像弦乐四重奏一样复杂吗?1966年,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威廉·鲍文(William Bowen)就是这样说的。在一次讨论会上,他和另一名经济学家威廉·波摩尔(WilliamBaumol)以这个比喻来说明为何大学很难进行革命性、高效率的改革。
他们强调说,如果你想正确表演一段四重奏,就不能随便把大提琴手削减掉,也不能为了多表演一点内容就自作主张把节奏加快。但这种比喻只适用于那时。而现在,MP 3和iP od的出现让音乐可以无限自由地流动,G oogle将700万本书扫描后存进了它的数字化图书馆,维基的用户一手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Y ouT ube教育频道和iT unes大学频道把美国最好的教授的讲座变成视频和音频,免费供用户浏览,大学生们则把Facebook变成了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改变了所有人分享信息的模式。突然之间,利用网络资源打造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以前所未有的低价为更多学生提供服务似乎不再是不可想象的事儿。
“互联网瓦解了一切核心产品可以转换成数字0和1的产业,”在线教育企业K new ton公司的创建人、首席执行官Jose Ferreira说。在他看来,教育“是这一领域最大一片尚未开发的原始森林”。眼下,有一大帮旨在建筑教育2.0大厦的人正磨刀霍霍,要对这片森林下手,Ferreira自然是其中之一。2001年,他们成功地在麻省理工打赢第一场攻坚战,这所著名学府同意把所有课程免费放到网上。今天,你可以看到麻省理工开设的所有课程———从物理到艺术史———的教学大纲、讲义、课堂练习、考试题和上课的视频和音频资料。至今已有5600万人拜访过这份宝藏,其中包括现在就读和打算就读麻省理工的学生、已毕业的校友、各校教授和全世界热衷于求知的人。“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有可能把高质量的教育资料以低到近于零的成本传播出去,创造了一个人人可以上场公平竞争的赛场,”Cathy Casserly说,她是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CarnegieFoundation for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一名高级合伙人,过去为休利特基金会(Hew lett Founda-tion)工作,向麻省理工的“开放教育”项目提供种子资金。“在关于什么是知识、如何分享知识、谁是知识的主人等方面,我们正在改变人们的观念。”
但是,总体来说,高等教育仍是一部慢悠悠的四重奏。麻省理工的课件也许是免费的,然而麻省理工的学位仍然要花超过18 .9万美元才能得到。自1990年以来,大学学费增长速度超过其他任何商品或者服务,美国大学生和研究生背负的未偿学生贷款高达7140亿美元,令人惊愕。美国曾是世界上受教育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然而如今其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百分比在全球仅排第十位。“大学已经贵到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可是高等教育界对于新技术的潜力和应用仍然普遍持拒绝态度,”Jim G room说。他是弗吉尼亚州玛丽-华盛顿大学一名“教导技术人员”,在博客圈里素以强烈抨击高等教育而闻名。喜欢抽烟、而且常常连续五天都不刮胡子的G room创造了一个术语“教育朋克”(edupunk),用来描述日趋热门的所谓高科技和D IY的教育模式。在发给我的第一封电子邮件中,他写道:“教育朋克直指教育系统的不负责任和毫无生气,针对的就是他们假借教育使命以自肥的做法。”
现在教育朋克运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从风险投资支持的新兴企业,到哈佛那爬满常春藤的校园,从企业家、教授到学生,都在进行实验,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希望参加犹如角色扮演游戏一样的课程?想只花几千美元就拿到名校的学士学位?想上免费的群对群(peer-to-peer)维基大学?现在这些都已经有了,整个就快变成了一锅教育大杂烩。
教育2.0系统的建筑师们预言,坚持四重奏模式的传统大学终将发现,它们就像纸质媒体和录像店一样,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边。“如果大学没有意愿革新,以适应周围世界的变化,”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U niver-sity,美国最大的教会大学)教授D avidW iley写道:“到2020年时,大学将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Wiley不是一夜之间成为革新派的。37岁的他是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即通常所说的摩门教)成员,有五个孩子。他留着一头短发,戴着眼镜,说话时带着西弗吉尼亚的柔和口音。但是,他的斯文及和蔼也是要看场合的,在知识分子圈儿里头,他可是鼓吹高教改革的先锋人物。他直言,高等教育面对的挑战不是把新技术带进课堂,这一点喜欢使用Facebook和手机的千禧一代已经做到了,真正的挑战是利用技术的潜力,降低教育成本,改善学习进程。
早在互联网时代初期,Wiley就开始做“开放教育”实验。还是一名大三学生的时候,他就受雇于母校———西弗吉尼亚那所规模甚小、资源匮乏的马歇尔大学,成为校园网第一个网站管理员。“当我正为网页写javascript计算程序时,突然意识到,这个计算程序绝不仅仅是我们小学里用的那种现实中的某台计算机(同一时刻只能供个别人使用),它可以为10万个人同时使用。”他说,“只要你把资料放到网上,它们就发生了质的变化。你只需付钱进行一次生产劳动,然后无数的人就可以利用它。这时我有了一种奇异的感觉,一方面感到这种前景迷人得可怕,同时又意识到用余生来做这种工作是很有意义的。”1998年,当Wiley到杨百翰大学攻读教育心理学和技术博士学位时,学习到了开放源代码程序和Linux那种合作写成、免费分享的操作系统。“我心里想,啊,这正是我们需要用来处理教学资源的方式,姑且称之为‘内容开放’吧。”
今天,“内容开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革新中最大一条阵线。始于麻省理工的“内容开放”运动已经扩展到32个国家的200多所教育机构,它们都把自己的课件贴到了“开放课件联盟”(OpenCourse Ware Consortium )网站上。但是,就像W iley所指出的,这些资源目前只是被视为做家庭作业时的参考和辅助,要想通过一大堆播客及Y ouT ube视频来获得公认的、质量合格的学位,中间还有极大的鸿沟需要跨越。“为何我的孩子不能同时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学习机器人技术、在麻省理工学习线性代数,在斯坦福学习法律?为什么我们不能把130所院校集合到一起,发一个学位?”Wiley说,“所有这些革新都还有待推进。建立足够的基础设施、免费提供内容只是漫长过程中的第一步,最终它将改变我们有关高等教育的一切看法。”
为取得最后的胜利,Wiley采取了不同战略。他和别人共同建立了一个免费、非营利的在线特许公立中学,收集公开课件,使得犹他州的学生可以在家中学习,拿到中学毕业证。他是一家新成立的企业FlatWorld K now ledge的“首席开放官”,该公司委托教授编写源代码开放的大学教科书,在网上免费提供,下载只需19.95美元,如果需要印刷版本,只需付费29.95美元。今年初,该公司获得了8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除此之外,他还将自己讲授的五门课程的内容放到网上,免费分享,他花费个人时间为这些“非注册”学生批改作业,授予他们个人签名的证书,以取代学分。Wiley最近举行的公开课是以在线角色扮演游戏的形式进行的,学生们分别组成不同的行会(guild),完成“寻宝”———即学习———任务。“如果你不需要人际交流,不需要别人回答你的问题,那么图书馆就永远不会进化成为大学,”Wiley说,“我们都意识到了,开放内容的确只是第一步。”
哈佛法学院学生Neeru Paharia同意这种说法。在她看来,对于自学者来说,凭一己之力消化理解公开课件是很难的。她最近投身的虚拟大学项目Peer2Peer University,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社交网络,让利用公开课件自学变得更容易。NeeruPaharia的父母都生于印度,是硅谷的工程师。Paharia曾在麦肯锡公司担任咨询顾问,也曾是“知识共享组织”(Creative Comm ons,简称CC)的早期员工。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知识共享组织的目标是在默认的限制性规则日益增多的今天,构建一个合理、灵活的著作权体系,以方便知识和思想的合作与共享。2005年,Paharia建立了AcaWiki网站,类似维基百科,供用户们自行上传和编辑学术论文摘要,免费共享。现在,她把目光投向了“大学所能提供的其它所有服务:为你扫清一切障碍,指出从A到B的清晰路径,提供教师和学生交流的社交渠道,还负责发放学位证书,以保证你能因为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得到褒奖。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有没有一种办法,能把所有这些东西都在网上聚合起来?”
去年,在克罗地亚举行的一个讨论会上,Paharia遇到了JanPhilippSchmidt,一名德国计算机科学家,在南非从事公开课件开发工作。他和一名加拿大人、一名澳大利亚人一起,建立了虚拟大学Peer2Peer U niversity,现在已经成为开放教育领域人气最旺、最受热议的项目。想要进入这所虚拟大学的学生可以在网站上提议开设某个课程,安排学习时间,在网上见面,互相辅导。每堂课上都有一名志愿辅导员,负责让学习有序地进行下去。在休利特基金会提供的7万美元种子资金支持下,Peer2Peer启动了其第一批、总共10种试验课程,主题从行为经济学到维基百科的visualization(信息可视化)都有———这些内容其实已经拥有相当多的在线观众,都是些崇尚自学的积极分子。
Paharia有关“聚合”高等教育的想法十分重要。不过,所有的设想目前最多只能说仍处于进展中。就连最乐观的技术迷们也没人敢宣称液晶电脑可以取代丰富、有质感的大学生活经验。但是,对于那些家境困窘、上不起大学的人和占美国大学生一半的社区学院学生,甚至是占全部学生80%的迫于成绩、上不了如意大学的人来说,这肯定意味着更好的机会。
归根到底,让Paharia感兴趣的是证明这种模式行之有效,表明确有一种方式,可以为所有具备资格的人提供便宜、甚至是免费的高等教育。“我乘坐地铁到处逛,看到哪儿都有学校的广告。想到那么多人对接受高等教育寄托希望,然而上完学的那天却不得不背负10万美元的债务,我就觉得心烦意乱。到底为什么要付钱给大学呢?这是否运作高等教育体系的最佳方式?”
Peer2Peer虚拟大学不是唯一想在免费课件和廉价教育之间架起桥梁的项目。今年秋天,由ShaiReshef创建的网络大学U niversity ofthe People将迎来它的第一批学生,总共300人,来自将近100个国家。虽然这所虚拟大学还没得到官方的认可,但是它计划在学员完成四年学习之后,向他们颁发商业和计算机科学学位。上课使用的是公开课件,教员都是志愿者,完成学业总花费加起来大约是4000美元。
对于可行的开放式教育资源利用模式,23岁的耶鲁毕业生R ichardLudlow有自己的想法。他建立的营利性网站A ca-dem ic Earth集合了讲课视频和其他学术内容。还在大学本科时,由于搞不懂一个线性代数方面的概念,他千方百计地到处寻求帮助,一不小心发现了麻省理工的“开放课程”,意识到那儿确实有些很酷的教育资源,可他大多数同学都不了解。“我的想法是,首先,把大量包括这些内容但互不相关的网站集合起来;其次,就像葫芦网在电视业所做的那样,将最好的用户界面设计和网页标准用于教育资料;第三,围绕内容建立一个教育生态系统。”Ludlow解释说:“展示视频是其一,但是创建正确的交互工具和合适的评论系统将真正能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
关于葫芦网的比喻令人印象深刻。当你逐一审视那些拜倒在互联网魔咒下的文化产业,会发现变革发生得很不平衡:报纸先于电视,音乐先于书籍。在人们看来,一年半前推出的网站“葫芦”(H ulu.com )是首个证明广播电视业即将向网络过渡的象征。它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足够吸引———设计良好,非常易用。此外,它还具备可行的商业模式:除了现在的付费广告商,“葫芦”还将推出付费注册制度。
“我们正和很多大学探讨收入分享问题,”Ludlow说,“大学公开的教育内容大部分注明是非商业性的,但是随着收到的捐款减少,大学将不得不做出选择,决定是否利用这部分内容赚钱。我们正试着找到一种方式,让这些内容带来收入,从而使开放教育模式具备可持续性,并同时保证不损害大学的品牌。”
如果说开放课件是将技术应用于知识的分享,Peer2Peer是意在为教学创造互动网络,那么西部州长大学(WesternG overnorsU niversity)校长BobM endenhall就很为他的第三个很难被复制的创举骄傲:获得认证。在线运营的西部州长大学成立于1990年代末期,当时美国西部19个州的州长决定利用新奇的互联网,创办一所网络大学,扩大该地区农村学生升读大学的机会。今天,这所全在线的大学拥有12000名学生,来自全美50个州。它是一所私立的非营利性大学,就像哈佛一样。唯一的政府拨款是创立之初由提出倡议的19个州筹集的10万美元启动资金。西部州长大学主要依靠学费运营:每学期6个月,收费2890美元。
“我们当时的想法是,创办一所能真正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大学,”M endenhall说:“我们没有学分,不分年级。我们只是有一系列评估,来测度学生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颁发学位。”
从一开始,西部州长大学就组建了一个全国性的雇主顾问委员会,成员包括G oogle和医疗保健服务公司Tenet H ealthcare.“我们问他们,你们聘用大学毕业生时,发现有哪些技能是你们希望他们具备,但他们事实上没有的?每次提出这个问题,从来都不会是一片沉默,他们总能提出一大串建议。”然后学校由此确定一套评估体系,判断学生在每个领域的知识和能力。M endenhall回忆说,有一个学生,在IT业自己经营公司15年,但从未读过大学,也没有学位,而在这所网络大学,他六个月内通过了所有必需的测试,没上一节课就拿到了学士学位。
不过,大多数学生都要按部就班地上课,听事先录好的讲课录音,按要求读书、设计方案、参加测验。每80个学生设一名全职辅导员,由拥有该科学位的博士生充任。“我们的教员负责引导、指导、提建议、训练、鼓励、跟踪学习进程,这都是他们的工作。”M endenhall说。
选择题测验由电脑打分,而论文和需要主观评价的部分则由不同的评分小组来完成。简而言之,西部州长大学利用互联网分散教师的多种功能:知识传授、人生激励、学习助手,还有裁判。学校经常在毕业生和他们的雇主中间展开调查,以了解学生是否缺乏某项技能,以便及时微调教学项目。
面对质疑西部州长大学教育模式的人,M endenhall很不耐烦。“除教育之外,技术已经改变了所有产业的生产方程式,”他说,“我们只不过试图证明,在教育领域,技术也能做到这一点———如果你切实改变教育的方式,而不只是简单粗暴地把技术硬塞进来。”
迄今为止,有一个捐赠者对开放教育的支持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休利特基金会已经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赖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塔夫斯大学的类似项目上花费了6800万美元。总统奥巴马在经济刺激方案中,拨了1000亿美元用于各级教育。最近他还任命一个有名的开放教育鼓吹者玛莎·坎特(M artha K anter)担任教育部副部长。与此同时,F latWorld和K new ton等机构获得了风险投资者的青睐。卡内基基金会的卡塞莉正设法让现有的开放课程项目展示其对于大学院校的价值,她说:“我们需要为这些东西建立一个模式,当然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不然也就没那么好玩,没那么有挑战性了。”
高等教育的变革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虽然它看上去还十分未来派。我们现在所就读的大学仍在重复着古老的模式。大学不一定意味着校园、课堂或者某个具体的学科。它意味着“同业工会”,即一群因追求学问而走到一起的人。我们所熟识的大学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诞生,当时不同的学校在意大利博洛尼亚、英格兰牛津和法国巴黎诞生,当时珍贵的信息技术缺乏,书籍都是手写的。当时的一幅图画展示了大学的场景:一名教授站在受尊崇的讲坛上,侃侃而谈,而一行行的学生手拿纸、笔(当然是羽毛笔)坐在下面。1000年后的今天,这仍是大部分大学课堂采取的基本模式。
今天,我们早已迈过知识贫乏阶段,信息已经泛滥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因此,很自然地,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将吸引新的学习者,他们既可能来自现有教育机构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四重奏模式已经支撑不了这样的需要,传统的大学即将终结,未来的大学离我们不远了。
译:Gary
链接
虚拟教育:投资新热点
在前无古人的首届“教育风险投资高峰论坛”上,私募股权公司G enerationPartners的彼得·坎贝尔对与会人员说:“有个投资主题,你们都听总统先生说过了,今后12年我们必须重新夺回美国作为全世界教育最优秀国家这一地位。作为一名投资人士,这可是大家不容错过的机遇。”在场的许多投资客似乎都颇为赞同。下面就是几个投资家极为关注的教育类新项目:
2tor Inc.
《普林斯顿评论》(PrincetonR e-view )创始人约翰·卡兹曼的团队设立的一个类似Facebook的“多媒体社交学习平台”,针对的是南加州大学教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在线课程。学生们自己用相机制作视频内容。
EduFire
JonBischke创建了这个“实时视频教学”和辅导平台。他以前还曾创立过两个同教育相关的公司:2000T utor.com (2001年被他出售)和LearnO utLoud.com,声称是互联网上最大的教育音像和播客资源库。
Grockit
一个提供备考辅导课程的实时“在线多媒体游戏”,由FarboodN ivi创建,他是《普林斯顿评论》评选出来的2001年全国年度教师,从Benchm arkCapital和Inte-gral Capital Partners手上获得了超过1000万美元投资。
Inigral
由Facebook的“创业者基金”资助的一个“教育社交网络”,运用社交媒体来帮助大学进行招生、校友联系等。其共同创始人及C EO迈克尔·斯达顿(M ichael Staton)以前是高中老师,曾为Facebook设置了Courses(课程)这一应用程序。
Knewton
一个“自适应型学习引擎”,由备考辅导领域的老手Jose Ferreira创立,首届教育风险投资高峰论坛上引得众人议论,它承诺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内容(下至最基础的概念解释),同时提供全方位的评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