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2009年01月13日14 人民网
1月1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宽带网民数达到2.7亿,国家CN域名数达1357.2万,三项指标继续稳居世界排名第一。
二、网民结构特征
(一)性别结构
《中国统计年鉴(2008)》显示:2007年底,中国居民的男女性别比为51.5:48.5。与2007年相比,中国网民性别结构进一步优化,网民性别结构趋近于总人口中的性别结构。
图 6 2007-2008年网民性别结构对比
虽然网民总体的性别结构较为接近,但是城乡之间的网民性别结构差别仍然较大。城镇网民中性别结构几无差异,而农村网民中,男性仍然高出女性约15个百分点。
图 7 城乡网民性别结构对比
(二)年龄结构
与2007年相比,10-19岁网民所占比重增大,成为2008年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该群体规模的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促成:首先,教育部自2000年开始建设“校校通”工程,计划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师生共享网上教育资源,目前该工程已经接近尾声;第二,互联网的娱乐特性加大了其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渗透率,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等服务均对互联网在该年龄段人群的普及起到推动作用。
2008年40岁及以上网民所占比重略高于2007年。近年来网民中高龄群体比例不断上升,增长率已经超过了网民总体的增长速度,显现了我国网民结构在年龄上不断优化的趋势。
图 8 2007-2008年网民年龄结构对比
(三)学历结构
与2007年相比,网民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进一步下降,高中、初中学历所占比重继续提升。互联网日益向低学历人口普及。
图 9 2007-2008网民学历结构对比
图 10 非学生网民的学历结构
在非学生网民中,初中及以下网民的比例明显低于网民总体,而高中及以上比例都高于总体。在此群体中,互联网向低学历人群的渗透速度明显低于学生群体。
(四)职业结构
网民的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学生群体的大量存在,一方面极大地活跃着中国的互联网应用,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中国互联网的商业价值。
除了学生之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企业公司管理者、职员、专业技术人员等文职人员占有较大比重,而占中国人口最大比重的农民、产业服务业工人在网民中所占比重还比较低;与2007年相比,网民中无业人群从11.9%下降到5.5%。
图 11 网民职业结构
(五)收入结构
与2007年相比,网民中无收入群体所占比重从4.4%下降到1.5%,降幅明显,这与职业中无业人群的比重下降形成对应。其他收入段变化较小。
(六)城乡结构
农村网民规模达到8460万人,网民中乡村人口所占比重不断提升,互联网正在不断向农村地区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