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多渠道投入成必然 或将开社会资本进入先河
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3月09日核心提示:如全社会教育投入达到GDP的7%,意味着非财政教育投入可以占3%,几乎与财政投入等量齐观。这等于是为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开了一个很大的口子。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占GDP比重的4%”——这个1993年由国务院提出、原本希望在2000年实现的教育投入目标,终于在2010年刚刚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征求意见稿》)中基本达成共识。
或许鲜为人知的是,有关教育投入的另一个重要目标设想——“全社会教育投入占GDP的7%”却被拿下。这个由分工起草专家最初提出的建议,在统稿的时候被删除。
参与规划起草的一位专家解释说,如果全社会教育投入要达到GDP的7%,意味着非财政教育投入可以占3%,几乎与财政投入等量齐观。这等于是为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开了一个很大的“口子”。
以资可鉴的是,在先行一步的医改中,多元化办医曾引起激烈的争论,尽管“鼓励多元办医”被写进了正式发布的新医改方案,但并没有可行性的操作指引。参照之下,教育系统对“全口径”投入的谨慎处理也就不难理解。
不过,上述专家认为,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应该看到像“择校”现象中有积极的一面。事实上,在我国30多年的教育事业发展中,非财政性、多渠道教育经费功不可没。
经费需求预测
提出全社会教育投入占GDP7%的目标,经过专家相当严密的测算。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胡瑞文指出,教育投入是实现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保障,参考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做法,有必要对2020年我国全社会教育总投入和各级教育经费进行需求预测。
胡瑞文介绍,课题组通过近三十年来全国教育经费发展的历史变化与现状分析,以2020年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质量应该达到的目标为参照系,运用国际比较和生均经费指数测算的方法,得出了7%的教育投入需求数据。
例如,在义务教育经费的总需求测算中,按国际可比的生均经费指数测算,2007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的总投入为5038亿元,仅相当于全国当年GDP(257306亿元)的1.95%,远低于发达国家2.9%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5%的平均水平。
按2003年经合组织(OECD)国家小学生均经费指数0.20和初中生均经费指数0.23测算(生均经费指数乘以在读小学生数,除以全国人口数,再乘 以100%),我国2020年义务教育经费的总需求为GDP的2.5个百分点。与目前相比,需新增加相当于0.55个GDP百分点的投入。
方法二,是按照省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拨款的经费总量测算。如果要在省域内将县镇、农村学校的义务教育生均拨款提高到城市学校的平均水平,2008年的 经费缺口为1789亿元,需追加相当于当年全国GDP0.6个百分点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上目前的1.95个百分点基数,合计的经费总需求也为2.55 个百分点。核心提示:如全社会教育投入达到GDP的7%,意味着非财政教育投入可以占3%,几乎与财政投入等量齐观。这等于是为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开了一个很大的口子。
根据《义务教育法》,全国小学、初中教师收入应与本地公务员平均水平相当。方法三就是按小学、初中教师津补贴和农村学校公用经费缺口测算——按年人均 1.2万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增加教师津补贴,全国1000万小学、初中教师需增加义务教育人员经费1200亿元;再加上县镇、农村公用经费缺口 500亿元和寄宿制学生生活补贴缺100亿元,以上经费缺口合计也相当于当年全国GDP的0.6个百分点。
2007年—2020年期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基本稳定。运用上述三种方法测算得出的结果相同:即2020年义务教育经费的总需求为GDP的2.5个百分点,需新增0.5个百分点。
按照类似的方法,课题组对未来10年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农村和城市社区教育、以及各级教育事业单位的投入需求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为 了实现2020年教育战略目标,需要在2007年全社会教育投入达到GDP4.7%的基础上,再增加2.3个百分点的教育投入,即达到全国GDP的7%左 右。
“否则,就要对未来教育发展目标作出重大调整。”
多渠道投入之必然
据透露,目前政府的公共服务支出仍呈紧张状态,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达GDP的4%已经很不容易做到,教改规划写上这一条是多方博弈的结果。要实现教育投入经费占GDP总量的7%,保障教育目标的达成,就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多渠道投入。
根据公开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教育经费来源都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由纳税人(企业和公民个人)交税形成的公共财政经费,二是由企业、社会捐资投资、家庭个人交纳学费和学校服务性收入所形成的多渠道教育投入。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教育经费几乎全部依靠财政拨款;改革开放后,通过公共财政体制和办学体制、筹资体制的改革,教育经费也开始出现来源渠道的多元化。
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由1978年的2.6%增长为2007年的3.2%;其它非财政性多渠道教育经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占GDP的比例由1978年的几乎为零,上升为2007年的1.5%。
两者相加,全社会教育总投入占GDP的比例由1978年的2.6%上升为2007年的4.7%。正是上述两方面全社会教育总投入占GDP比例2.1个百分点的增量,支撑了30年来各级各类教育规模的发展和普及率的大幅提高。
历史数据表明,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下降之势,与之相对应的是,个人的教育支出日渐上升。1997年之后,城乡人均教育支出每年增长13.3%和15.3%。世界上只有7.5%的国家个人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超过10%,中国即是其中之一。
另有统计称,2002年全国择校费总额为320亿元,而1997年仅为89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9.2%。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教育系统的一位退休官员指出,应该看到择校现象中积极的一面。他认为,对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需求,完全可以尝试放给市场,这样也可以使公共财政更多地向教育公共品集中。核心提示:如全社会教育投入达到GDP的7%,意味着非财政教育投入可以占3%,几乎与财政投入等量齐观。这等于是为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开了一个很大的口子。
在此次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写上了:“建立并基本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文化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上述教育官员认为,这为教育的多元化投入留出了空间,也事关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
投入增长设想
在对教育投入问题的研究中,专家作出了202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为4%、4.5%和5%(即低、中、高)三个方案的假设。
胡瑞文表示,随着未来预算内外收入的并轨,预计我国财政收支将会逐步提高到GDP的25%以上,只要财政性教育经费(含教育费附加)占到财政总支出的18%,则2020年公共教育经费达到GDP的4.5%以上是可以实现的。
与此同时,只要继续大力发展各级民办教育,并划出一定比例公立学校委托企业、社会团体、高等学校承办,转制为可供人民群众选择的自收自支(或准自收自 支)的教育机构,辅之以适度调整办学成本较高、私人回报率高的部分学校和专业的学费标准,那么到2020年多渠道教育经费提高到相当于GDP2.5个百分 点(比2007年提高0.8个百分点),也是可能做到的。
专家组的课题论文同时给出了2020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经费来源结构设想与相应的制度安排建议。
届时,全国4000万学前教育规模的经费总需求为GDP的0.5%,其中公共财政可承担2/3,即相当于GDP的0.3%。
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总需求为GDP的2.5%,其中多渠道为0.3%。
普通高中2400万人教育规模的经费总需求约为GDP的0.6%,其中公共财政承担一半,即相当于GDP的0.3%。
中等职业教育2300万在校生规模的经费总需求约为GDP的0.7%,其中政府须承担60%左右的经费投入,即相当于GDP的0.4%。
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的总需求为GDP2.1%。其中可由政府承担0.9个百分点,企业投入和学费各为0.5个百分点,还有0.2个百分点由学校通过科研、培训、社会服务进行筹集。
胡瑞文还建议,将全国高等学校的办学类型结构调整为:政府直接举办的学校调整为60%,行业、企业举办的为20%(主要是行业性强的本专科院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为20%。高等学校财政性和非财政性经费来源结构与当前现状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