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届公共史学国际工作坊”在华体会现金 举办
9月5-7日,中国“第一届公共史学国际工作坊”在华体会现金 举办。本届工作坊由华体会现金 历史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英国约克大学公共史学中心联合主办,来自美国国家博物馆、英国约克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法国里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四十多个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参加。
在开幕式上,华体会现金 常务副书记张建明代表学校对参加工作坊的学者和学生表示欢迎。他表示,在人民大学建校八十周年之际,第一届公共史学工作坊,对中国公共史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给人民大学八十周年校庆的一份献礼。这次公共史学够工作坊的举办,不仅是对人民大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术传统的发扬,也是对人民大学“立学为民、治学报国”办学宗旨的践行,更是对于人民群众历史知识之社会需求的积极响应。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历史研究》主编李红岩,从公共史学与公共阐释的关系切入,阐述了公共史学发展的必要性问题。他认为,公共史学是通过对话和倾听,在专业史学与公众之间开辟可共享的精神场域,在此过程中,学院派史学通过公共史学的阐释,可获得社会的“合法身份”。
英国约克大学公共史学中心主任萨拉‧瑞斯‧琼斯(Sarah Rees Jones),简要介绍了约克大学公共史学中心的情况,并表示与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合作发展公共史学的经历非常愉快,希望双方的合作可以进一步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丁俊杰表示,本次工作坊将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老师同学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交流公共史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是一件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史学事件,这将促进公共史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公共史学与世界的交流。
华体会现金 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在发言中表示,人民大学的青年史学工作者姜萌等有志于推动国内公共史学的发展,开创了这次与国际同道交流对话的机会。接着还会创办《中国公共史学》学术集刊、发布“公共史学集刊”微信公众号,主要目的是搭建一个国际性、开放性的交流平台,促进国内学者与国外学者、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呈现者、学者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开幕式由华体会现金 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刘后滨教授主持。
在开幕演讲环节,美国公共史学会主席、美国历史博物馆医学部部长亚历山大‧劳德(Alexandra M. Lord)博士,以“共享性权威”概念作为出发点,探讨了公共史学实践中的复杂内涵。她认为,公共史家们需要寻找一条适合的道路,既鼓励公众的讨论和重新阐释,同时又能对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自觉理解其复杂性。
萨拉·瑞斯·琼斯教授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公共史学,特别是英国公共史学的发展情况。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在现代与中世纪的对照中,阐发了自己对历史学公共价值的认识。
法国里昂大学近代史教授、国际基督教历史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克鲁姆纳盖尔(Yves Krumenacker)教授,借助法国关于“民族叙事”的争论等案例,探讨了“大众对历史的需求是什么”这一公共史学的基本问题,强调更好地理解公共史学价值之前提,是公共史学需要在真正意义上遵从历史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要求。
6-7日,与会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分别围绕“公共史学的理论与实践”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口述史学”“历史知识传播与公众意识构建”等四个主题,展开了丰富而热烈的讨论。
梁元生、魏坚、王记录、钱茂伟、焦润明、Geoffrey·Cubitt(杰夫·丘比特)、Andrew·Lynch(安德鲁·林奇)、周东华、杨祥银、丁贤勇、李卫民、曹牧、王涛副、张鹏、张宏杰等分别发表了演讲。
五十多位与会学者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和工作实践,分别从不同方面阐述、讨论了历史学的公共价值,以及如何在现实中运用历史学创造更好的世界等问题;四十多位学生代表,则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向学者们请教,对话相当活跃。工作坊演讲中,精彩观点不时涌现。如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梁元生教授就指出,“这是一个共同创造历史的机会,人民通过口述、不同的记录把他们的声音留下来,因此,公共史学是一个‘共建的活动’。通过共建公共史学,人民一起参与到这个庞大和伟大的工程中”。工作坊还委托“青年史学家”微信公号进行网络直播,累计有两万余人次通过直播观看了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