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光伏案的反思

    欧委会对华光伏产品双反初裁“大棒”的落下,国内光伏企业似乎并不感到意外。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组件企业还能享受两个月的低关税,至8月6日前的两个月时间是谈判关键期。如果协商一致,欧委会仍有可能在半年之后的终裁中撤销临时关税。

    与此前认定的47.6%的倾销幅度相比,最终公布的11.8%的临时反倾销税降低了不少。对此,有国内光伏企业认为,欧委会在关键时刻还是意识到了光伏在中欧贸易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贸然征收高税。

    在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贸易摩擦增加,制裁中国企业似乎成了近期欧盟的一种惯用策略。不过,此次光伏案涉及中国200多亿美元的对欧出口、上千家企业的生存和40多万人就业,中方的关切自然不同寻常。

    此外,即使在欧盟内部,针对是否要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制裁也是存在分歧的。此前,欧委会曾根据其法定程序,在初裁前向成员国就此案征询意见。有报道称,征询意见的结果为:18国反对,4国支持,5国弃权。在18个反对国中,包括德国、英国等欧盟最重要的经济体。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的光伏产业属于“两头在外”:原材料硅材料95%都由国外进口,光伏产品90%都出口到国外,产品的上下游均极大地依赖国外市场。一旦对中国光伏产品征税,虽然某些欧盟光伏产品制造商可能因此受益,但为数更多、经营规模更大、吸纳就业能力更强的欧盟光伏产业的上游企业将遭受严重打击。

    据瑞士独立研究所Prognos的调查显示,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将使欧盟消费者对光伏产品的需求下滑,导致欧盟3年内失去24.2万个就业岗位以及272亿欧元的损失。

    代表欧洲600多家光伏企业的行业协会——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就在6月5日发表声明,抗议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的决定。声明称,“欧委会无视投反对票的18个成员国,我们为此感到遗憾”。声明强调,即使前两个月的税率调低了,欧洲的光伏产业仍将受到“严重破坏”。

    无论中欧光伏争端最终结果如何,中国光伏产业都亟待改变。尽管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在技术和市场层面都有所改善——太阳能专利数量已经跻身于国际前列,国内光伏电站装机量也将晋升为全球第一,但国内光伏产业的确存在一些价格竞争现象。

    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内能够维持生产的多晶硅企业仅有4家,不足10%,实际开工率不足25%,国内企业生存空间遭到恶意挤压是事实。

    在为光伏产业据理力争的同时,进一步引导产业发展、规范企业经营也是政府需要做的。

本文关键字: 贸易 光伏案 反思 欧委
上一篇:【传播】网络专题如何实现有效传播
下一篇:没有了
Baidu
map


重要提示

1、报名前,应认真阅读华体会现金 网络教育入学指南,充分了解我校网络教育的办学模式,并愿意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努力完成学业。
2、报名表一经确认,将随成绩等进入学生档案,你需要对本报名表所填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3、如同时报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须分别填写学历教育报名表和非学历教育报名表。

学历教育报名 非学历教育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