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名评论的趋势与对策
作 者:史安斌 刘滢颖 来 源:网络传播发表日期:2013-12-31
在世界范围内,网络实名评论(即“注册才能发声”)是一个发展趋势,它不仅有助于建立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同时有利于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然而,目前我国推行网络实名评论还有较大的难度,不宜操之过急,应顺势而为、循序渐进。
网络实名评论是大势所趋
从全球新闻信息传播的发展潮流来看,网络实名评论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知名媒体的推崇,匿名评论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
世界知名媒体纷纷推行网络实名评论。从全球来看,不管是传统新闻媒体的网络版还是新闻博客网站都在探索实行网络实名评论的有效途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传统媒体的网络版一直坚持“注册方可评论”的原则,并且对发表评论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如提供真实个人信息,禁止散布种族仇恨的言论等。在这些传统新闻媒体的网络版上,网络评论跟帖与原有的新闻报道或评论文章是一个整体,数量有限,也是经过后台编辑处理有选择地发表的,并且注重观点的理性和多样性。
相比之下,政治新闻类博客网站跟帖评论采取的是更为开放的原则,但近期也在考虑对匿名评论的政策进行修改。2013 年8 月,《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Post)创始人阿丽亚娜? 赫芬顿表示,该报将停止提供匿名评论功能,以使其网站的评论气氛变得更有建设性。让赫芬顿做出这一举措的直接原因是在Twitter 发生的针对英国女权主义活动家的网络辱骂事件。《赫芬顿邮报》当前的系统使用算法去审核评论,此外有40 名监督人员会进行人工干预,不过赫芬顿认为这些举措对海量的匿名评论而言只能起到象征性的规制作用,成效并不明显。这说明世界知名媒体的管理者已经认识到了网络实名评论的必要性,“注册方可评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网络匿名评论可能造成破坏性的社会影响和后果。随着网络传播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网络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网络匿名评论造成破坏性的社会后果已经有过先例。根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等媒体2013 年8 月的报道,14 岁的英国北爱尔兰东部郡女孩汉娜? 史密斯在社交网站Ask.fm 注册了个人主页并上传了照片,没想到竟无辜遭到网络暴徒连续数周的谩骂。据报道,汉娜最初登录这一社交网站的目的是为了找到自己湿疹和抑郁的答案。但网络暴力却让她真正陷入抑郁,最终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在家中上吊身亡。这一案例启示我们,匿名的网络评论有可能引起“网络欺凌”或“网络暴力”,对无辜的个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当前推行网络实名评论的难点
尽管网络实名评论有利于健康网络环境的构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然而,真正在我国推行起来有以下难点:
民意基础。网络是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窗口,而网络实名评论将在某种程度上限制公民表达形式的自由,增大侵犯网民隐私的风险,往往会遭到网民的反对。目前,在我国尚不具备网络实名评论的民意基础,况且微博已经有后台实名,再重复设置网络评论实名有画蛇添足之嫌。其实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实名评论无从推行,因为广大网民已经习惯了网络匿名,微博后台实名也并没有真正得到实行,特别是对已经注册的用户来说,难度非常大。
在网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对于个体网民来说,IP 地址其实目前已经算是实名制了,锁定的一般是家庭地址和办公地址,去网吧上网要出示身份证,并有视频监控,手机上网更可以准确定位,实名评论大可不必。也有人认为,实行实名评论对我国的弱势群体不利,如果网络这一重要的意见表达渠道被限制了,弱势群体的声音将更难被政府听到。互联网已经成为疏导社会矛盾的比较有效的“排气阀”,网络实名评论将削弱其社会监督功能,不利于反腐等顺应民意的举措推向基层。
技术条件。就当前世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网络实名评论在身份识别方面依然存在技术对接难题。在英、美等发达国家,这一难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赫芬顿邮报》推行实名评论的计划就遭到《卫报》等媒体的质疑,认为实现实名评论系统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因此截至目前,《赫芬顿邮报》还未正式实施“实名评论”的举措。
此外,网络实名评论还有可能造成用户个人信息泄漏,从而出现利用这些个人信息的电话诈骗、发送垃圾邮件等非法行为。2007-2012 年实行网络实名制的韩国就发生过类似事件。2011 年,韩国国内某著名门户网站遭到黑客攻击,造成3500 万名用户信息泄漏,被泄漏的信息包括未经加密的用户名、用户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和经加密的密码、身份证号码等等。由此可见,目前支持网络实名评论的技术尚不成熟。
法律保障。网络实名评论在表达自由权、隐私权等方面的法理困境尚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我国,针对网络实名制的立法目前仅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和《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等少数法律条例,且只是对网络实名做了原则性的规定,目的在于加强对网吧的管理,从而保护未成年人,并非维护网络秩序。
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失败,究其根本原因,也是法律保障体系没有建构好。在韩国推行网络实名制五年后,被韩国宪法裁判庭宣布侵犯个人言论自由,违反宪法,最终被废除。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反对者认为,实行网络实名制,每个人的网上活动都有记录,会在韩国形成一个“恐怖的监视社会”。此外,近几年Twitter、Facebook 等社交网络进入韩国市场,它们并不接受网络实名制,网民纷纷选择使用外国网站,对本土网站的发展十分不利。
推行网络实名评论应当遵循的原则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在我国推行网络实名评论应当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顺势而为。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很好的例证说明网络匿名评论严重的社会破坏性,类似网络评论导致英国女孩自杀这样的案例在我国还没有发现。如果突然推行实名评论,恐怕会遭致负面效果。
比如,2012 年薄熙来案曝光期间,清明节期间微博的评论功能关了三天。但这一举措只能是临时性的应急措施,网民对此颇多微词,评论功能也在网民的呼吁下重新开放。
因此,推行网络实名评论要建立在政府信息公开和透明的基础上,不可操之过急,要顺势而为。如果确实有因为网络匿名评论造成严重社会问题的案例出来,而且主流民意有这样的意愿,再根据这样的情况进行网络实名的推进也不迟。
从另一方面看,网络实名评论在减少网络暴力方面能够起到的作用尚待评估与考量。在韩国,推行网络实名制并未达到大幅度减少网络暴力的效果。数字显示,五年里韩国网上诽谤跟帖数量仅减少了不到两个百分点。这一数字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值得我们认真分析。
有序推进。当前的形势下,推行网络实名评论应该采取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有序推进的方法,建议按照下面几个步骤:第一,专家倡导。首先请专家、学者们把国外网络实名评论的惯例做法介绍进来,先造一些声势,在网民中做一些宣传和舆论引导,为推进网络评论实名制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第二,立法保障。积极推动立法,从法律上保障进行实名评论的网民的权利。第三,网评员带头。政府部门建立的专职和兼职的网评员队伍可以起带头作用,让他们率先实行实名评论,将信息公开。第四,网民跟进。可动员一些网络意见领袖或资深网民先实名,其他网民自然会效仿。这样层层递进、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网络实名评论,将更有助于我国互联网环境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