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朋友圈“科普网文”如何炮制 当心伪科普真广告
来 源:未知发表日期:2018-07-23
“科学研究表明,肾虚分阳虚、阴虚、阴阳双虚……89%的男人补肾越补越虚。”
“权威专家披露,超过140多种疾病与全身性湿气有关。”
……
在不少中老年人微信朋友圈,往往能看到转发的大量所谓“科学研究表明”文章。开头都科普范儿,充斥高深晦涩的专业名词、重量级专家解读、权威数据援引。然而不久就画风突变,大肆推销某种药品或者医疗器械。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伪科普式虚假医疗广告,大多集中于两性疾病、健康养生等领域,被一些民营医疗机构或商家利用,包装宣传其产品或服务。
1
伪科普网文特点
记者调查了解到,近几年,网络社交媒体流行一种伪科普式的广告,打着科普的幌子,瞄准一些热衷于养生或者病急乱投医的中老年人,推行没有科学依据的偏方或所谓“新科技”医疗产品和服务。
伪科普网文都有哪些特点?
A ——利用日常经验编织科学神话。“醋泡鸡蛋的基础上加入鹌鹑蛋、大枣、枸杞以及中药材,经过工艺发酵,能够治疗中风、风湿、偏瘫、脑出血、心脑血管疾病等”“很多医生没办法治好的病为什么喝这个可以治好”……
事实上,通过堆砌医疗术语包装出的醋泡食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药品数据库里根本查不到相关信息,却被渲染成神药来宣传推销。
B ——援引国外研究数据显示权威。记者调查发现,引用所谓国外研究成果是“科普网文”的惯用伎俩。“澳洲癌症中心调查显示,22个成人恶性肿瘤中,化疗5年后的存活率,澳洲是2.3%,美国是2.1%,不化疗存活率更高。”一篇题为《世纪大骗局:癌症治疗的谎言》的文章称,“癌症完全不化疗要比接受化疗拥有更高的成功率”“无数临床证明,化疗效果只有2%到4%。”
记者从国内知名医学科普网站丁香医生了解到,这类文章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国外替代医学网站。所谓替代医学,是对常规西医治疗外的补充疗法。这些网站利用普通民众对化疗的表面认知,比如呕吐、掉发、发烧等,夸大恐怖效果,推广其非主流疗法。
C ——以科技术语和国际荣誉吸引眼球。“某某和他的专家团队发明小分子切割技术,将中药提纯萃取浓缩成膏方……有效成分通过皮肤迅速吸收,能够有效预防、治疗乳腺癌、肝癌等重大疾病。”文章称,“这项号称领先世界10到15年的高科技小分子切割技术,目标是世界专利和诺贝尔奖,比尔·盖茨派特使携巨资400亿美金三次登门洽谈合作。”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拥有该项技术的这家公司,在企业登记信息经营范围内并无药品生产权利。此外,如此重大的科技突破,竟然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检索有关“小分子切割技术萃取草本植物外用的方法”,没有一条匹配论文。
2
“科普网文”炮制过程
据了解,“科普网文”多半出自医药公司本身的营销团队、广告公司的专业策划或是自媒体写手。
一位广告公司资深策划人沈先生透露,有的商家要求用“高大上”的科学研究成果包装产品,使消费者更加信服。于是,广告策划者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手段炮制文章:
一是大数据造假。
“微信的很多文章数据水分很大,很多是撰写者通过搜索百度检索出来的,有的直接使用,有的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动。”沈先生说,比如,通过搜索引擎检索“肥胖人群”,会看到各种不同的数据,有的说是2亿人,有的只有几千万人,信息纷繁复杂,我们只选择对产品有利的数据。
二是修改国外研究文献。
“有的直接从国外研究期刊上‘扒’论文,翻译的时候动动手脚,添油加醋,歪曲观点或者张冠李戴,把一个某权威机构新出炉的科研成果套在自家产品上,佐证产品功效,反正也很少有人会去查原文。”沈先生说。
三是套用似是而非的医学理论。
记者发现,不少“科普”文章号称从中医角度进行宣传,依靠所谓中医名家坐镇。一些医生表示,由于西医用药都是有指征的,有明确严格的适应症禁忌症,中医的理念方法相对宽泛、综合,容易被“科普文”所利用,进行似是而非的虚假信息传播。
3
伪科普真广告
虚假医疗广告推销的产品,很多对患者的肝脏、肾脏、心血管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章晓璟说,作为一名医生,虚假医疗最大的危害是延误了对患者的治疗时机。
目前,以这类伪科普虚假医疗广告为代表的互联网广告违法案件呈上升趋势。据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广告监督管理处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广告案件1055件,同比增长9.67%,占全部案件数的72.96%。其中不少伪科普其实是真广告。
“大量虚假医疗、药品、保健品等广告假借科普教育的幌子,采用研究文章、患者自述等形式在互联网上发布,介于信息和广告间的模糊地带,一方面逃避事先审查义务,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执法部门监管。”华体会现金
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
专家建议,自媒体平台要对发布的文章加强审核,通过关键词屏蔽、黑名单提醒等方式控制伪科普的传播。
“相关部门应主动监测这类违法虚假广告,拓宽举报渠道,加大惩罚力度。”刘俊海说,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这些不法商家的违法成本,深挖背后的广告主、经营者和发布者,追究其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此外,专家也建议卫生部门应注重科普宣教和疾病预防,使广大民众提高甄别虚假医疗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