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社交困境 朋友圈3天可见你喜欢还是反感?
来 源:重庆晨报发表日期:2018-07-23
朋友圈3天可见,你喜欢还是反感?
一年多前,微信在隐私选项下增添了“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这一设置,选项有3天、半年和全部。微信用这一方式允许用户把自己的分享按时间分类隐藏。
当时朋友圈里很是沸腾,主动选择3天可见的人喜上眉梢;“太好了,那些不得不发的垃圾终于可以早早夭折。”“演3天装3天,不累。”被设置为3天可见的人则有很多不满和质疑:“陌生人还可见十张图片,作为朋友,我竟然只可以看到冰冷的‘3天可见’。”“宁愿你删掉、屏蔽、分组发,也不想看到3天可见”“遮遮掩掩干嘛?有什么秘密见不得人?”
一年多过去了,翻开朋友圈,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将朋友圈设置成了3天可见。还有不少人的朋友圈更是荒芜成休克状态,3个月、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无更新。
社交网络的功能,原本是让人们打破封闭,与他人和世界联结。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把自己的状态隐藏起来?
网络时代的社交困境
去年7月,陈宏得知朋友圈可设置3天可见的功能后,第一时间就把朋友圈设置成了3天可见。说起朋友圈3天可见的功能,他至今赞不绝口。
陈宏在一家民营培训机构工作,公司规定员工每天都要在朋友圈发公司宣传文章,有些正常的宣传倒也没什么,但那些吹捧老板的宣传特别露骨肉麻,每次发的时候陈宏内心都特别憋屈压抑,感觉自己像个小丑。他想过分组,但一是朋友圈人太多,分起来特别麻烦,二是有些朋友的身份背景本来就复杂,集多重身份于一身,实在是不好分组。陈宏觉得根本没有3天可见这个功能简单实用。
在刚设置朋友圈3天可见时,陈宏也被不少朋友差评,尤其是知根知底的老朋友。有一次,有一个发小老友说前几天在陈宏朋友圈看到过一条美食分享,周末有空想拿去作美食指南,发现再也找不到,质问陈宏发个朋友圈还整个3天可见,如此半遮半掩躲躲闪闪什么意思?陈宏赶紧找出那条信息私发给发小老友,还自嘲地解释说,现在节奏太快,每天都有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常常瞧不起3天前的自己,所以朋友圈只能3天可见。老家的父母和姐姐也很不满,他们说,就靠在朋友圈了解你的动向,关注你的行踪,这下好了,你设置3天可见,只能看到一条横线,你到底有什么秘密不能让我们知道?面对家人的指责,陈宏哭笑不得,他早就把朋友圈当作了一个公共平台,把朋友圈里的自己当成了一个角色,在平台上扮演角色是职业的需要也是社交的需要,但不应该是亲人的需要。他想了想,直接对父母和姐姐敞开心扉说,朋友圈是个演戏的秀场,我经常在里面扮演自己都瞧不起的小丑,瞎说些假话套话废话,你们还是别看为好,免得影响心情。后来他干脆把父母和姐姐单独分成了一个组,绝大多数朋友圈都屏蔽他们。有空就到家庭群里去聊聊天,发点小红包,让家人轻松又高兴。
心理学有个“人格面具”概念,人格面具分为私人面具和公共面具,分清面具属性并准确运用并不容易。这可能就是陈宏深感疲惫的原因。
自我保护与建立联结的平衡
李洁敏曾是朋友圈达人,剪了新发型,发张图片秀一下;吃到好吃的,也不忘分享;作为全职主妇,她朋友圈发得最多的还是女儿和狗狗。她觉得发朋友圈既是自己生活的记录,又是与朋友的交流。对每一个点赞和评论,她都会回复。同样,她也经常点开别人的朋友圈,去点赞和评论。她自认为自己在朋友圈里友善待人,人畜无害,但还是遭遇了好几次尴尬甚至狼狈。有一次,她发了一张美食照,有人眼尖认出那是一家收费昂贵的餐厅,点评说有钱人的生活就是不一样啊,吃一顿晚餐相当于我这个穷人半月的工资。李洁敏不知如何回答,那天是她和先生结婚10周年纪念日,难得去潇洒一次。考虑到有两个圈内好友刚刚离婚,只秀了美食,没提结婚10周年纪念。没想到还是惹了麻烦。还有一次,有一个平时几乎没联系的朋友微信私她,看你的朋友圈,你住家离火车北站不远,帮我买两张火车票吧。她怔了,如今网络这样发达,买火车票都是在网上买,竟然还有人托自己排队买票。她以买票需要出示身份证婉拒了,这位朋友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过几天又提了另一个要求,说是早班火车,能否头天晚上到她家借住?李洁敏只有把此人拉黑图个清净,她后来得知此人还发了朋友圈批评自己市侩冷漠。
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李洁敏发朋友圈的热情大大降低。她还发现,以前圈内朋友只有两三百人时,一条朋友圈通常都有二三十个点赞和四五条认真的点评。如今圈内朋友早已上千,朋友圈点赞经常还不上十个,认真的点评更少。她反思了一下,自己看别人朋友圈的耐心也早不如从前,朋友圈的朋友数量与质量似乎成反比。
今年年初开始,李敏洁朋友圈就发得很少了,上个月干脆设置成了曾被自己鄙视的3天可见。有一天,她打电话给一个老友感叹,朋友圈里上千个朋友,孤单时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聊聊心事的人。老友说你要求太高了,我就想找个周末一起吃饭喝酒的,搜遍微信通信录也没找到。我们都明白,微信朋友圈跟真正的朋友没有半毛钱关系,大家只是互为观众,互为演员的合作关系而已。
没有彻底虚拟的网络,网络与现实从来都密不可分,如果你在网络社交上感到困惑迷茫,很可能你现实生活的真实社交也存在困惑迷茫。无论网络还是现实,我们都渴望与他人与世界保持有层次有等级有界限的联结、互动。现实中的点头之交,网络上的点赞之交,可能是最初级最浅显的交往,但作为人脉圈同样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开放、友善是一种积极的社交态度。同样,无论现实还是网络,我们都需要恪守人与人之间应有的边界,遵守基本社交礼仪,尊重他人隐私。我们需要在自我保护与建立联结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无论你对朋友圈的3天可见是喜欢还是反感,都祝福你和你的朋友能够经常在一起喝茶、吃饭、聊天,给予彼此真实的关注与关怀,而不只是在朋友圈里看上去很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