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困难之年:中国银行业急寻发展新路径
来 源:证券时报发表日期:2015-12-31
在深深体验着经济下行等复杂的外部环境对经营所带来的深重影响之中,银行业即将送走2015年,也即将送走“十二五”。站在2016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的起点,相信中国的银行家们都在认真地总结和思考。
中国的银行业正在经历“寒冬”。对中国的银行业而言,即将过去的2015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曾几何时,当有些银行家还在为银行业赚钱赚得都不好意思而喜形于色的时候,在小微企业融资难、实体经济盈利微薄但商业银行利润率却超过30%的当口,谁能想到银行业经营形势却正在遭遇大逆转。在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产能过剩行业经营状况愈发艰难、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加之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银行业的确是深深陷入了经营困境之中。一是银行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二是不良贷款增速较快让业内更加担忧,三是银行拨备覆盖率在不断下降,四是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外流现象有所抬头。令人欣慰的是,即便是在上述困境之下,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仍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银行业尴尬的经营现状看似偶然,或者超出中国银行家们的预料,但是,仔细分析也是必然。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十三五”时期新常态下的银行业再也不能沿着传统银行经营之路走下去了。展望“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还会给银行业风险管控带来挑战;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给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带来挑战;混业经营给银行业内外部管理带来挑战;经济金融全球化给银行业竞争发展带来挑战。所以,新的一年乃至整个“十三五”期间,必须直面新一轮的改革与创新,必须寻找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银行业发展新路径。
展望“十三五”,按照银监会“六个注重”的部署,银行业发展应当更加注重创新和改革,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积极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引导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推进银行优化信贷结构;促进银行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适应“大资管”的金融混业经营形势需要,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和市场层次,并建立健全与各项创新相匹配的风险管控机制。
注重普惠金融的发展,完善和落实小微企业、“三农”和特殊群体等薄弱领域金融服务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基层地区合理布局。注重全面推进绿色信贷,大力支持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发展,积极开展能效融资、碳排放权融资、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创新金融业务,以实际行动响应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的号召。
注重双向开放,支持银行业走出去和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来华投资经营。2015年9月,新华社正式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及要有序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形成公平、有序、良性的金融生态环境。这就意味着从明年开始,银行业要进一步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审慎开展跨境并购,完善境外分支机构网络,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注重金融安全以及注重协调合作,要求持续提升银行业对信用市场、流动性操作风险等方面的识别应对能力,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和信息科技安全系统建设,充分发挥监管者的主动性和前瞻性。此外,还要加强银行内部的部门机构、监管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监管机构和职能部门间的协同,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着力解决跨领域、跨行业、跨市场、跨区域风险监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