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原行长姜建清:为金融科技正名

作 者:姜建清 来 源:第一财经日报发表日期:2017-09-05

      近年来金融科技发展如火如荼,金融科技的概念异常火爆。人们对金融科技的前景充满憧憬。我今天讲演的题目是“为金融科技正名”,主要讲三个方面观点。

  一、金融科技历史沿革

  从金融科技发展历史看,它不是新概念、新名词,而是由来已久、源远流长。金融科技是指将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金融领域,是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发展的过程,从而对金融产生重大影响。在世界上有金融和科技之后,就出现了科技在金融上的应用。金融科技不断完善、进化,逐步改变金融的业务模式、产品、服务和流程。每个时代的金融科技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今天的金融科技是漫长金融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金融业的历史并不短,有息借贷已超过三千年历史了。古巴比伦、古希腊和之后罗马的神庙是当时从事借贷的“银行”。14世纪意大利金匠及兑换业的“长凳”至今还作为银行名称。古代科技推动了冶金、造纸、印刷业发展,也应用于金融领域。两河文明时代的贷款合同只能用楔形文字写在泥版上。中国周代用青铜器记载地契交易。公元八至十世纪,中国敦煌和西域的借贷契约使用纸质文书了。宋代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金融创新走在了世界前列。古希腊时代已有汇款业务,西塞罗儿子留学就通过汇款而不需携带现金。这与中国宋代交子乃至山西票号的密押同理,都须依靠密码技术。15世纪威尼斯出现的复式簿记,今天仍应用于金融业会计核算。中国算盘诞生于汉代,它极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和准确度,直至上世纪80年代还是中国银行业的主要计算工具。机械式计算机的商业应用始于1820年代。最早商业化使用者就是银行与保险机构。上世纪20年代,美国NCR公司生产出银行专用机械记账机,至40年代上海银行业已广泛使用一直至80年代才退出。

 

  近几十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新发明成果,比过去几千年的总和还要多。金融科技发展突飞猛进。1946年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大发明,这台机器改进后的最早使用者是保诚保险公司。1948年美国银行开始使用IBM604型计算机。上世纪50年代银行已用可编程计算机及开发磁性记录识别技术自动处理支票。1971年微型计算机问世,之后光纤和超级计算机诞生,金融业都是最早、最积极的用户。金融业的高速发展阶段与现代科技尤其是计算机的快速发展阶段恰好衔接,逐使金融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50年代诞生的信用卡背后是磁条技术及以后发展的芯片技术;60年代银行业的ATM、POS和电话服务,背后是计算机、通讯、机电一体化技术支撑;70年代的集中清算和SWIFT系统、信用打分、客户评估、自动转账服务,与数据库、存储器技术密不可分;80年代的企业和家庭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分类管理、衍生产品、EDI、网上银行、数据集中、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高频交易,又与大规模计算机、远程通讯、安全技术、数据库分析、挖掘技术、互联网技术、图像处理、加密技术的进步有关。卫星通讯技术、光纤通讯、电话语音技术发展推动了电话银行中心和金融业务集中处理的发展。互联网技术、计算机视觉、语言、云技术、大数据分析处理、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21世纪金融科技新一轮革命,对金融业正在并继续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不少人给新型金融科技企业贴上了“创新者”、“颠覆者”的标签,同时认为金融业是个传统色彩很浓的行业。实际上,金融业在科技应用方面从来不是保守者、落伍者,而是最早的实践者、改革者、推动者。中国金融业的科技革命,一直在静悄悄地进行。上世纪70年代中期银行引进国外小型机进行试点,80年代初期开始的联机实时处理,最早在上海南京路一条街6家储蓄所进行联网。当时这台小型机的容量还不如现在一台笔记本电脑。从80年代的小型机、90年代的中型机到大型计算机。从内部交易、核算、存储和办公信息化,到ATM、POS、自助银行、电话银行及前后台联机操作等大幅替代人工。此后又在通讯网络、清算系统、业务创新、证券交易、保险业务和金融市场等方面跃上科技新台阶。大幅改变了金融技术构成。伴随着中国金融业的管理需求提升,2000年后数据大集中完成,大型数据仓库的建立,一代代新应用系统开发升级,互联网银行和直销银行平台推出。强大的硬件基础、便捷的通讯设备、友好的客户界面、安全的防范技术,使金融业在业务创新、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大幅提升。进入了从金融信息化到信息化、数字化金融的全新阶段。

  一部金融发展史就是金融不断创新的过程。金融科技革命已经引发了货币形态从实物货币向虚拟货币方向发展;银行概念从支付融资中介向信息中介方向发展;柜台服务从人人对话向远程移动互动方向发展。金融与科技之所以能紧密融合,当代金融科技之所以如火如荼,在于金融业本身是信息数据行业,依赖数据并据以决策。金融与科技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两者记载和处理的核心都是“符号+数字”。金融主动拥抱科技,是金融竞争推动的结果,探寻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增长点是金融创新的直接诱因。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金融和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几乎所有的金融创新背后都可以找到技术因素的支撑。金融业利用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也对科技提出了个性化要求。科技优势也成为新型金融科技企业打入金融圈的利器。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量跨界机构进入金融领域。它们以强大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学习能力及对特定市场聚焦,通过降低成本、提供便利、重造业务流程、创新金融模式,推进了金融竞争及金融普惠。金融业和新型金融科技企业从两端驱动,加速了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有利于改进金融效率、改善社会福利、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

  二、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当前全球金融业的发展面临着经济周期、行业周期和科技周期三个周期叠加的影响,正处于一个再平衡、再定位、再整合的新拐点。同时以云计算、移动互联、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风起云涌,金融创新呈现出蓬勃生机。进入了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这一新阶段对传统金融经营模式甚至中介功能提出了挑战。20年前的互联网金融主要体现为互联网对金融功能的沿袭,通过技术改造把金融业务搬到网上,把“砖头”变成“鼠标”,但没有创造出新型的金融形态。今天的金融科技本质上是一场关于金融信息的传输、接收、分析、处理技术的革命,它借助数据技术优势,从掌握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延伸至支付、融资、投资等金融核心业务领域。在金融与科技融合过程中实现了商业模式创新。如银行业支付清算、资产转化、风险管理和信息处理四大功能出现融合趋势,不再是单一地发挥作用,形成了场景金融,创造出新的金融业态。传统的金融行业界限和市场格局被打破。信用卡业务被无卡支付、手机扫码所分流,柜台业务被移动线上支付所替代,支付账户与资金理财结合,兼顾流动性、便利性和效益性,争揽金融机构负债来源。融资业务领域也呈现多元竞争格局。社会对金融的传统认识有所改变,金融业原有的规模、地域、网点等优势正在减弱。市场正在分化并快速演进,消费者较大程度地掌握了信息的主动权,他们主动地寻找自己想要的产品和服务。他们愿意学习和尝试新的金融科技。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宽容的市场监管成为推动中国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关键。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总量超过38万亿元,已经是美国市场体量的五倍。变化比人们想象的还要跑得快。

  金融机构自身的变化同样巨大,利用金融科技实现了工厂化、集约化运营,提升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同样的机构人员,承担了比20年前增长了几十倍的业务量。大量员工从中后台转移到前台服务和营销岗位,人力资源潜能得到释放。金融服务移动化、智能化和便捷化,导致金融消费与渠道发生了变化,客户离店化趋势已不可阻挡。中国银行业目前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普遍达到90%以上,客户到银行柜台办理业务的比例逐年递减,70%以上业务是在智能设备完成的,柜面人工办理只占30%以下。新的金融市场格局正处于大变革、大整合、大演化的阶段。金融机构借助大数据技术,形成客户状况的全景视图,通过挖掘分析客户行为特点和交易习惯,识别真实需求,为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持。数字化信贷通过对异常信息的准确识别,使风险控制从单客户、单品种、局部化、碎片化的管理方式,向业务关联、上下游联动、跨账户交易的数据风控方式转变。实现了资产安全转换、风险定价和资本配置。金融科技改善了长尾客户的服务供给和适应了小微企业小额高频、期短急迫的融资特点。世纪之交,曾有人预言传统金融业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会在金融脱媒和网络技术的双重挤压下走向灭亡。可是十多年时间过去了,金融业依然发挥着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这在于金融业持续变革与转型,归功于金融科技深入而广泛的应用,使得金融创新服务和风险管理模式的重构成为一种可能。大部分金融创新门槛并不高,关键在于认识、决心和执行,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于应用场景的创新。但在复杂、多样、多变的经营环境下,金融业不是高枕无忧的,金融科技所带来的金融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经营方式、风控模式和数据应用也越来越不适应外部变化了。不学则殆、不进则退,金融业现有的信用、信息和风控的传统优势,现有的支付中介、融资中介和信息中介优势地位,必须持续巩固和发展。

  三、金融科技未来趋势

  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是金融和科技的结合和创新。世界在变化,金融必须变化。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不能因自身已经取得的金融科技成就而形成路径依赖,只有因需而变、因势而变,适应消费者需求才能生存。任何思维方式固化、习惯路径依赖、不适应数据信息时代生存环境的金融机构将成为竞争的失利者。

  展望未来,科技发展及与金融的融合,会推动金融业态根本性改变。在融资领域,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会显著提升资产转化能力,风险管理将实现质的改变。信贷决策不仅依靠实践和失误积累经验的传统做法。通过AI自我学习积累经验,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拟人脑的机制判断,运用大数据提升风险甄别、监测、核算和定价能力。智能投顾和程序化交易在资产管理、保险咨询、金融市场和私人银行业务领域将取代人工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量化投资模型、智能化算法,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财务状况、预期收益目标等理论模型,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的组合资产配置方案。人工智能技术的完善将让金融数据处理和分析岗位失去价值含量。区块链技术不仅会在支付、交易等多金融领域提升安全性,甚至将可能改变现有金融体系架构和基础设施。VR技术会在信贷现场调查等领域崭露头角,非结构化的图像数据为远程决策者提供身临其境的感受。大数据建模分析会发现市场潜在金融需求,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加强了金融业获取、转化数据能力,从数据中获得洞察力,攫取价值,成为经济体系中重要的数据服务提供商。云计算技术使金融机构的数据结构再从集中走向分布,提高金融效率及安全。远程移动互联网技术会大幅替代实体网点的功能,生物识别技术提供辅助安全验证,服务的便利性和覆盖面改善,服务水平、客户体验和安全保障提升,金融交易和服务的时空扩展。客户金融服务从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结合-基本以线上为主在未来的10年内会完成。金融业去机构、去人工已是一个渐进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从国际上看,商业银行机构数量呈现逐步收缩趋势。近20年来美国银行业机构从14000多家下降4000多家。传统金融柜台营业服务模式将有巨大改变。更大的变革是在货币领域,数千年来,人类经历了从金银到铸币到纸币再到电子转账货币的历史,数字货币将第一次作为主权货币形态出现,不远的将来会看到它基本替代纸币的现实,又将给社会和金融业带来一系列极其深远的变化。

  当前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周期,金融业和新型金融科技企业均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金融业会加大科技投资,对金融科技发展更加敏锐;跨界企业会掌握金融技能,重视风险控制。两者互相学习,竞争和合作现象会交替出现,甚至不排斥资本的合作。金融业在未来竞争中会不会保持优势,关键在于与时俱进。人们为今天的金融科技赞叹、欢呼。但明天、后天会有更新、更难以预见的金融科技诞生,可以预见变化的周期会越来越短。它们必然会一次次冲击现有的金融业态,对金融业形成长期的、深刻的挑战,同时推动金融业的进化。金融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会有所变化,直接、间接融资比重会有所变化,金融业的组织形态和服务模式会有所变化,金融机构的排名顺序会有所变化。但金融科技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与功能。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一直是金融为本、科技为器。迄今为止,金融科技虽然改变了金融交易的载体、渠道和技术,提高了交易效率,但没有改变商业的目的和对象,也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和功能。金融竞争真正优势不仅在于昂贵的硬件设备、复杂的算法模型和天量的数据信息,也不仅在于机构网点的众多或资产实力的强大,而更多依靠品牌(信任)、客户(流量和规模)、管理(风控)和信息(数据基础)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在新的金融科技周期里,金融业与新型金融科技企业,殊途同归,在两端隔墙相望,谁能最大限度地服务客户,并最终能控制风险的金融服务企业才是最后的成功者。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开始认识到金融功能和服务本源,认识到线上线下无缝连接、尊重客户体验的重要性。认识到监管领域的技术构成也需同步提升。金融科技没有改变金融业的风险属性。当前金融规模总量更大、结构更复杂。金融科技发展导致的开放、高效、关联、互通,也使金融风险更隐蔽、传递更迅速。金融科技监管的过分滞后和过分提前,都会在产生混乱或阻滞创新两端摇摆。认识到风险管理和匹配资金的能力、效率和质量才是取胜的根本。认识到金融业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创新要促进金融普惠性,不能推高金融交易成本。认识到金融业作为特殊行业,必须履行信托责任,必须平衡好收益与风险、便捷与安全、创新与合规、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金融家俱乐部不欣赏百米短跑选手,尊重的是马拉松冠军。任何机构都没有永存的优势,不适合时代和行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和跨界企业会消失,但金融中介不会消失,金融功能不可或缺。未来金融业不是一个场所的概念,但一定会是服务需要。唯有适应新环境,持续转型、进化和创新的金融机构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虽然世界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痛苦冲击,但经济金融领域创新的脚步没有停止。全球金融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科技革命,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业渐行渐远,而一个更富活力与效率的金融业渐行渐近。对世界金融业而言,这是一次极富挑战性的转身。当前全球金融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金融业应当在这个历史巨变中担当先行者,用实践和努力来探索一条新路。

本文关键字:金融科技 未来趋势
相关文章
Baidu
map


重要提示

1、报名前,应认真阅读华体会现金 网络教育入学指南,充分了解我校网络教育的办学模式,并愿意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努力完成学业。
2、报名表一经确认,将随成绩等进入学生档案,你需要对本报名表所填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3、如同时报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须分别填写学历教育报名表和非学历教育报名表。

学历教育报名 非学历教育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