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现金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沙龙”——人力资源高级主管

  嘉宾:中国人寿财险 人力资源高级主管 杨 艳

  专家:华体会现金 劳动人事学院 职业开发与管理系主任 周文霞 教授

  节目实录:

  本次到场的嘉宾是中国人寿财险人力资源高级主管杨艳女士,专家是华体会现金 劳动人事学院职业开发与管理系主任周文霞教授。

  首先,杨艳女士向同学们介绍了个人及所在公司情况,并就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做了大致讲解。下面将杨女士的访谈内容择要摘录。

  主持人:您当初是怎么选择进入保险行业的呢?

  杨:我和我的同事们都认为,不是我们选择了行业,而是行业选择了我。你投好几份简历,最后获得了哪家的应聘机会,是你不能决定的。就业看缘分,但这个缘分不是白来的,前提是你要有充分的准备,比如说应聘的时候,你要注意自己的外表和仪态,还要对自我介绍有所研究。比如人家有可能让你做一分钟,两分钟或五分钟的自我介绍,这都要提前写好并背下来。还有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时候,你要怎么表现自己心里要有数,至少不能让别人把你埋没在里面。这都是需要平时就思考的问题。

  周教授:你当时应聘面试时候的情景你还记得吗,能给大家说一下并介绍一点经验?

  杨:我当时首先自报家门,说我是华体会现金 毕业的,人大在社会上认可度很高,这是一点优势。就我个人而言,在面试时我会聚焦在我和别人相比突出的地方,比如说本科和硕士读书的费用以及还助学贷款的钱都是我自己打工兼职挣来的。另一方面,我的学分绩很高,作为学生来说成绩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去面试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并在用人单位面前展示出来。。

  主持人:您说找工作靠缘分,那么我们怎么争取这种缘分呢?需要做哪些准备?

  杨:首先要明确方向,第二做好准备,第三要果断下手。毕业后到底是继续读书,还是去外企,去国企,这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所以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到底什么工作更适合你,相信在和这个公司的员工相处中或在你参加面试的过程中你就会逐渐明确自己的方向。现在有很多获取求职信息的渠道,比如微信,各单位的网站等。在应聘之前一定要对所去单位的各种情况有所了解,比如中国人寿,它的世界排名怎么样啊,有什么企业文化等等。你可以和这个单位内部的员工聊天,了解一些内部情况。一旦认定目标就要全力以赴去争取。

  主持人:您能就您所在的中国人寿财险公司介绍一下现在保险行业相关的情况呢?

  杨:保险行业目前在世界上属于朝阳行业。关于行业我还不是特别全面的了解,那我就结合中国人寿保险来说说吧。大家也许总会接到保险推销员的电话,或者在大街随处可见推销保险的。这些大多都不正规的保险代理商。但是作为中国人寿,我们所有的建制和员工都是合规的,包括内部流程。所以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如果看到有人用类似于销售经理的职位来诱惑您,这种多数为虚假信息。因为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公司肯定不会一下给你这么高的职位。但是在中国人寿保险的应聘是非常正规的。

  同学提问:您在人寿财险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杨:我就说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吧。同样是央企内部建制有很多不同。也许大家都有一种偏见,就是觉得保险不如银行。现在四大行的总部各有一千多人,但我们公司总部有三百多人左右。一千人和三百人,你在这两种不同集体内所得到的的锻炼是不同的,人少进步更快。

  同学提问:您在大学毕业做未来规划时是怎么考虑的?

  杨:从事什么职业和你的家庭背景、性格、专业、兴趣都有关。我来自农村,并且依靠助学贷款读书。大学一毕业我就面临着还款的问题。我当初面临的问题是继续读书还是去工作挣钱。现在各大央企都是硕士以上学历,我当时继续读书有两点考虑,一个是希望获得硕士学位作为更好的敲门砖;一个是我也很喜欢人大的学术氛围,希望在这里继续深造。当时每周末我通过做家教来挣生活费、还贷款,基本可以支撑自己的生活,所以选择继续读书在经济上也是可以的。

  同学提问:您怎么看待上学期间实习的问题?

  杨:适当实习一下锻炼锻炼是应该的。但是学生最主要的工作是学习,如果为了实习而翘课就是不务正业。我当时有一个同学,一周五天都在实习,她现在很后悔没有珍惜在大学里学习的宝贵机会。大学是人生最后一块堡垒,出了这个门,你就很难找到一个很长很安静的时间来充实自己。当然用人单位在看简历时也会重点看一下实习经历部分,在学习保证的前提下,你可以在大三大四的时候把课选得集中一些,然后抽出一两天去实习。还有就是实习一定要用心,千万不要觉得就是随便找个单位开个实习证明就完了。面试时考官和你聊几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没有用心。

  学生提问:那么您在实习的时候都做了什么工作呢?

  杨:我在实习的时候做的工作都挺基础的,也是和我的专业人力资源相关的,但是特别琐碎。比如对公司应聘者的背景调查,如这个人他以前有没有犯过严重错误,和他在以前公司的工作状况等。还有就是筛选简历,把好的人才推荐给面试官。剩下的就是一些打印复印的工作。

  主持人: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应聘的流程吗?

  杨:一般我们公司笔试面试会有好几轮。首先是简历筛选,每年公司会来大学开招聘会,但是在招聘会上收上来的简历基本没什么用。我们主要看的是公司专门的招聘网站,你在上面注册后会获得一个简历号,这个号会一直伴随你直到你应聘成功。之后公司就会安排统一笔试,有点像行政能力测试,考察的是处理问题的能力。接着会有一个专业笔试,这就和你的专业相关,有可能出一些偏怪的题。然后就是面试,我们第一轮叫综合面试,会考察综合分析、语言表达、形象气质、抗压等能力。所以找工作我建议大家必须去照相馆拍一张很正式的职业照,这点很重要,体现的你的态度是否端正。下一轮还有各部门的面试,或是总裁单独面试。

  周教授:在学校社团或其他学生活动方面你对大家有什么建议?

  杨:我很惭愧,因为在本科期间我几乎没怎么参加过社团活动。上了研究生我也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有欠缺,于是就毛遂自荐做了班长,带领大家组织一些活动。上大学最主要的是学习,不过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规划。有的人也许就是热衷于社团活动,以后想成为一个社会活动家,那么你就放手大胆去做。再一个是大家要培养自己和同辈人、同职级人相处的方式,这点到工作岗位上很重要。

  同学提问:您觉得在学校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对日后工作的作用大么?

  杨:我在具体工作的时候有时也在想,这个工作本科生也可以做啊,别的专业的人也可以做啊。但是在潜移默化上也许我的专业知识就起作用了。有时在同一个问题的理解上我就和没学过人力资源管理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时我的见解会更深入一些,这都归功于我的专业素养吧。有时遇到问题你会想到这个我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过,就会比没学过的人在理念上更专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