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我们这一代该怎么学习
来 源:未知发表日期:2017-03-10
我们这一代人都有知识焦虑,知识总量越来越大,负担越来越沉重,时间也越来越碎片化。罗振宇立志做一名终身学习者,他在《罗辑思维》的最后一期视频节目里,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从中选取了部分内容,和你分享。
那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怎么学习?我给大家五个建议,也就是五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人格,这牵扯到对知识的理解。我们过去往往以为阅读就约等于学习,其实不是。阅读是跟书学,但是我的体会是,跟人学效率更高。知识是啥?知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信息网络,它的真实的存在场景是牛人的大脑里面,是翻江倒海不断在迭代。那为什么过去我们认为读书就是学习呢?没办法嘛。人类在那个时代是印刷文化时代,想保存和传递知识书本是那个时代最好的学习工具。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机会重新回到人格这个学习对象。就像我自己吧,每隔一段时间,我总有一些我佩服的读书人嘛,我就会问他,最近在读什么书啊?有什么漂亮的文章值得推荐呀?关于这个大家都在讨论的问题你有什么意见?拼命问这些人。为啥?因为这样学习的效率更高。牛人就是知识的载体啊,知识已经被他们像买菜一样买回来洗干净,已经切好了,已经搭配和融合好了,当然跟他们学更省时间。这是最好最好的减轻知识的总体负担的方案。这是第一个关键词。
那么第二个关键词我称之为叫概念,就是通过不断的搜集新概念来高效学习。比如说高中物理第一册,说白了不就是那些概念嘛,什么是力,什么是运动,牛顿的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什么是做功,什么是动能,就这些东西啊。然后纲举目张,任何知识的碎片随便抓进来都能够安放到概念上。为什么有这个原理?因为我们人类是一个超级模式化的动物嘛,世界本身非常复杂,它怎么能变成知识呢?就是沉淀为一个一个的概念。所以可见概念有多么的重要啊。为啥?因为知识太多了,你拿进来你往哪放呢?如果摊成一地,那都是脏东西啊。我以前讲过,什么叫脏啊?它不是说这个东西天然就脏,是放错位置才脏啊。一个米饭它搁在饭盒里那是干净的,搁在衣服上它就是脏嘛。那怎么样让知识显得不脏呢?就是一定要有这个概念作为基础框架,所以在了解一本新学科的时候先去了解概念就变得特别重要。掌握知识本质上就是掌握概念,这是第二个关键词。
那第三个关键词我称之为叫缝合。什么意思?就是拿针缝一针,把它的合起来。很多人都在感慨,说我读了这么多书,那些字就像流水一样从我脑子里飘过,读完之后,书一合上,啥也没记住,这咋办?你缺的就是这两个字,叫缝合。知识是自己的事,是从自己的内心盛开的一朵花,它一定是由内而外长大,外在的知识从你眼前飘过,那就是你的,你必须缝一针才是你的。那怎么缝合?很简单,表达一次。比如说我,我现在学知识,然后要做节目表达出来,然后它就是我的。那你说我没有做脱口秀的能力呀,没关系,表达分很多种层次。比如说写一个读书笔记,它就是个表达啊,哎呀,你说那太累了,没关系,读书笔记可能就是你一句。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习惯,很多人在网上看到一些文章,收藏,这文章特别好,这个收藏没有用,过了几天,你全忘了,你连收藏过它你都忘了。这个时候应该干什么?就写一句话。看完之后说,这个知识我觉得哪儿很有趣,这就叫缝合,这就叫读书笔记,这就和你原来的知识体系长在一起了。这个知识即使将来你全部忘了,没关系,你知道那儿有,你将来可以去查。现在资讯这么发达,互联网这么发达,什么东西都可以去查,但是知道什么东西在哪,这才是你自己的知识。
那第四个关键词,我认为是碎片,这个争议就比较大了,很多人都反对呀,说学习嘛就应该体系化、系统化的学嘛,你碎片化学习,最后一地鸡毛,什么也学不着,也搭建不起巍峨的知识大厦。我不是说系统化学习不好,而是它不现实嘛。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在被剧烈的碎片化,我们每个人手里拿着一大堆碎片时间怎么办?不用于学习,难道用于打游戏才对吗?所以碎片化时间是一个基本事实,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练成一个本事,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拿到实实在在的知识,我们必须这样做好不好啊。站在真实的学习场景和站在学习者这一头来看,碎片化学习没有那么糟糕了。我给大家一些理由啊。首先,知识的产生它就是碎片化掉的,那一些再聪明的大脑他一时一刻也只能产生一个念头,一个假设,一个结论嘛,然后可能当论文就发表出来了,这就是知识真实的产生场景。它什么时候变成体系化?被验证之后过了很久,有人用一个理论体系把它总结出来,这已经是陈旧的知识。我们是终身学习者,任何新出来的假说即使没有被验证,了解一下有什么不好?它就是碎片化掉的。
还有一方面,就是如果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它碎片化是一个最终的结果啊,它一直就是如此啊。比如说你去读一本书,学一个学期的课,最终留下来的是啥?那不就是一些碎片化的印象吗?几个动人的场景,几个金句,几个精辟的结论,读完一本书能够留下这些东西已经是上上大吉了,你没有白读啊,上课也是一样。如果学习的结果就是碎片化,那碎片化学习有什么问题。你看,美国的社会活动家也是政治家富兰克林,我们以前讲过,他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说我一生的知识积累的来源就是这样的,说我在查找一方面资料的同时意外地看到了另外的资料,这就是我的学习呀。你看,这不就是碎片化的学习嘛。这是第四点。
那还有第五点,这就更重要了,这一点弄通了,前面四点你才能融会贯通,这一点我称之为叫目标。我活了四十多年,我现在观察,人间就有两种人。第一种人他的世界里是三个词,叫立场、感受和意见。那第二种人他的世界里也是三个词叫目标、方法和行动。我四十岁开始创业,其实就为完成一件事,把我的思维方式从第一种,就是立场、感受和意见切换到第二种,就是目标、方法和行动。为什么?这也跟学习有关。因为立场、意见和感受,我可以装一脑子,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价值观在我脑子里它是打架的,我不知道哪个对哪个错,一会儿觉得这个对,一会儿觉得那个对。就像我最近在录制《奇葩说》的节目,我发现场上的观众随着辩论赛的展开,双方的拉锯是非常剧烈的,他们一会儿觉得这个对,一会儿又觉得那个对。为什么?因为世界是剧烈分层的,任何一个选择都有无穷的层次,随着场上辩论者的那个不断的挖掘层次,观众的意见就跟着两头跑。对,意见是一个特别不确定的东西,知识在脑子里是散黄的,是在那儿晃来晃去的。可是一旦切换到第二种人生,就是只有目标、方法和行动的时候,一切就被整合起来了,这就是我要创业的根本原因。
总结一下刚才我们讲的所有,我们这一代人有知识焦虑,没有办法,知识总量越来越大,负担越来越沉重,我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怎么办?原来传统的解决方案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不能完全适用,所以我提出来的5个关键词。第一,就是跟着人学,而不是跟着书本学,先降低我们的知识负担,它帮助我们筛选和归纳。那第二就是概念,通过掌握一个一个的新概念,搭建起我们的知识框架,再进来新的信息,我们知道把它放在哪儿。那第三缝合,信息走来过去,我们不见得都记得住,只有我们通过表达一次,无论是像我这样转述,还是写一则极其简短的读书笔记,在自己的生命和知识树当中把它缝合进来,即使这些信息将来我们忘光了,我们也知道到哪里去找它。那第四,就是碎片,这是我们提升学习效率,在这个时代几乎是唯一的法门。当然最重要的是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不断往前拱,我们才能把知识落实为我们行动的成果。这就是我学习的基本方法。
本文源自:《得到》订阅专栏“罗辑思维”讲述:罗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