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碰瓷”案高发:专盯企业制度漏洞
来 源:北京青年报发表日期:2013-05-17
“一批专钻企业劳动管理漏洞的职场“碰瓷人”正在增多,上岗后有意钻企业劳动管理漏洞,工作一两个月后以企业没有劳动合同等起诉,要求双倍赔偿。”
本报讯 昨天,海淀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白皮书向社会公布。该白皮书显示,一批专钻企业劳动管理漏洞的职场“碰瓷人”正在增多,这些职场“碰瓷人”有的团伙作案,利用一些小微企业劳动管理存在漏洞,假招工,上岗后有意钻企业劳动管理漏洞,工作一两个月后以企业没有劳动合同等起诉,要求双倍赔偿。有的以黑代理、离职策划人为依托,专找企业管理漏洞甚至伪造证据索要劳动报酬等。
白皮书公布的数字显示,《劳动合同法》实施5年来,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一直在高位运行。2012年度海淀法院受理此类案件为3382件,然而进入2013年度,仅1月至4月期间即受理2234件,同比增长32.27%,案件数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书公布的10个劳动争议典型案例中,劳动者违反诚信原则,利用一些小微企业劳动管理漏洞,钻法律空子索要双倍工资、加班费的案件占了5件。据海淀法院劳动争议庭庭长李盛荣介绍,继前些年企业侵犯劳动者权益案件大量出现之后,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者恶意诉讼的案件正在增多,甚至出现了专业的职场“碰瓷人”。这是此类案件的一个新动向。
据李庭长介绍,目前职场上有一些犯罪团伙专门以此牟利。如近期媒体报道的一个8人犯罪团伙,应聘到某企业工作后,利用企业管理漏洞,一人代替另外7人签字领取工资,另外7人辞职后以企业拖欠工资为由要求双倍赔偿。
该院受理的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之后,承办人上网一查,发现该案原告在两年之内竟然起诉了40多个同类案件。
李庭长分析认为,出现上述新动向有三种原因:首先是司法惩戒功能薄弱,违法成本低,法院在发现企业或劳动者有恶意诉讼行为时,惩处手段非常有限。
第二,部分劳动者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近年来陆续颁行的劳动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加大了对劳动者的司法保护力度,同时劳动仲裁及诉讼案件受理费用也大幅减免,目前到法院起诉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费只有5元钱。客观上也让不少劳动者觉得即使官司打输了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万一打赢了还能有利可图。此外,一些所谓“离职策划人”、黑代理也在劳动争议诉讼中推波助澜。对此,海淀法院正在与辖区内有关机关合作建立劳动争议“黑名单”,对多次违法的企业和个人,将列入“黑名单”,提醒个人和企业在招聘和求职中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