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征文

与梦想同在

张洁 郑州电大教学服务中心

尊老爱幼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在无论是在各媒体,还是我们生活的身边,处处都可见可闻遗弃孩子、虐待老人的恶劣事件。更有一些父母与儿女对驳“公堂”的劣闻,有的只是简单的抚养、赡养问题,有的却还牵涉到家庭暴力的刑事犯罪案件,一桩桩、一件件让人听了痛心疾首。每次看到听到这些,我都感到心里象被针猛地扎了一下似地疼得那么尖锐。社会越来越进步,人们总体的文化素质也越来越高,经济也越来越富裕,为什么这个最基本的社会道德问题越来越不被人重视,我认为这已不再是一个小家庭的小现象,而应是全社会关注的大问题。

我的母亲患脑血栓病已有十六年,生活不能自理已有十三年,无论是结婚前还是结婚后,我都小心翼翼地侍候着她老人家,虽然上有哥姐,下有妹妹,我从不攀比他们,我有我自己的做人原则,母亲虽然有四个儿女,但我却只有她一个母亲,我一定要尽我最大的努力使她老人家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没有孩子以前,我一直都有一个愿望,就是何时能出现奇迹,让母亲重新站起来,有了女儿以后,又多了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她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长大。

她们一老一小占据了我工作之余所有的时间,即使写这篇文章的空儿也是等她们晚上都睡觉了,才悄悄打开电脑,写几句,而且连灯都不敢开,怕影响她们,但我感到我的生活是那么的充实,不是忙碌让我变得麻木了,而是对她们至深的爱让我心甘情愿做她们的“奴隶”。有人说我孝顺,我承认,但有人因为我照顾母亲而说一些过多地夸奖言语,我却觉得很不舒服,照顾母亲是我份内的事,是我应尽的义务,这有什么可夸的呢,再者说我喜欢和妈妈在一起的感觉,因为我知道妈妈虽然有我们四个孩子,但对每一个她都关心倍至,她勤劳善良、通情达理,尊老爱幼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小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常常回想起我们小时候她步行十几里路去看姥姥的事情,尽管孩子多,家务事忙,她又不会骑车子,可她却总是不断地去看姥姥,到姥姥家以后,就手脚不停地洗洗涮涮,做好一切后再步行十几里路回家。现在她虽然病了,但心里依然时刻牵挂着我们,当我因为一些事情生气或伤心了,她总是会轻声慢语地安慰我。即使在她脑子时清时浑的时候,只要听到我大声吵孩子,她都能清清楚楚地说:“你们小时候,我大声讲话都怕吓着你们,更别说象你这样吵孩子了”。有妈妈的感觉真好,那种发至肺腑的爱和关心,让你温暖得会忘记一切烦恼。即使是病中的妈妈。

我有了孩子以后,更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伟大的甚至会为了孩子付出一切。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对自己的生身父母或者自己的亲骨肉冷酷无情。 曾在某杂志上读到这样一篇文章,一个四、五十岁的女子,一直热心帮助一个无儿无女的孤寡老婆婆,她的事情被许多人称赞,可在她知道这个老人是她失散四十多年的亲生母亲后,却再也没有见过老人一次。看来她的行为只不过是想获取一点虚名而已。还有一些人,在外面帮助这个,关心那个的,“忙碌”得竟然无法分身照顾自己的家人,象电影《少年犯》中那位女记者, 在她采访少年犯,关心那些失足少年时,却谁知自己儿子最后也成了少年犯。一个人如果连给予生命的父母也漠不关心的话,那他还能对谁真正关心呢?再则,一个人如果连和自己血肉相连的孩子都不管不问的话,那他还能称之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么?这样的人能做什么事,能有什么人敢和他们做朋友呢?有的人更是令人费解,对自己的孩子溺爱得恨不得含在嘴里,却对自己的父母冷漠得还不如路人,也是身为父母的人,怎么不知道换位思考呢?家是孩子的第一学堂,而家长则是孩子的启蒙老师,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会模仿家长的一切言行举止。难道你不想为自己也为国家培养出一个德质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吗?

尊老爱幼,首先要从自己做起,要有一颗爱父母,爱子女,爱伴侣,爱朋友,爱同事的美好心灵,那样别人也会以同样的爱回报予你,那时你会觉得精力充沛,会活得很踏实,会感觉世界真的很美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