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我要评论
( 27 )
过刊浏览
畅游江南——2007年会自由行

企业运营培训中心 疏畅

几年过去了,心里依然留恋2007年年会后一日自由行时和同事们一同前往的那个江南小镇――南浔。

骄阳下,我拎着行李紧随大部队,虽然历经了徒步、打车、搭长途车,但我依然兴奋不已,不禁在想象着我的这次古镇之行……。这里和我想象中的样子很像(由于已过了下午5点,镇上没有了穿梭的游客,有的只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河的一边是古老的石板路,另一边是同方向的“烟雨长廊”和新修的柏油路,要比西塘和同里宽阔,既有在河中洗洗涮涮的中年人,也有骑着带音像的摩托车的年轻人;既有沿河露天的热闹饭庄,也有木板门后面静静的家庭聚餐;既有繁杂的农贸市场,也有冷冷清清的当铺……

最喜欢傍晚和清晨在镇上走的感觉――亲切。先说说百间楼吧,据说这里是一董姓大户孙子娶媳妇所建,因孙媳妇也是大户人家,陪嫁了100个丫鬟,原有的宅院住不下了就安排在这里。现在住在这里的当然是普通百姓了,以门面计共154间,遂称“百间楼”。因为游客还不是太多,当我拿着相机拍照时一个领着儿子的父亲还问我是不是记者,可见这里的人们还没有被打扰太多,也是一件幸事啊。

另一好的去处就是张石铭旧宅了。张石铭是南浔“四象”之一(家产千万之上称“象”,南浔四象是刘镛、张颂贤、庞云曾和顾福昌)张颂贤的孙子,其旧居特点是中西合璧,既有中国古典的厅堂,又有颇具巴洛克风格的欧式建筑。建于光绪25年至31年,总占地面积5135平方米,有五落五进,现存各式楼房241间。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轿厅、欧式舞厅及法国进口的玻璃、德国的西门子落地座钟。它的轿厅专门有两个长条板凳供轿夫休息,当讲解员讲到此时有的游客不由自主的离开长凳站起来,呵呵。南浔的老一辈富商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而他们的子孙却接触了很多西方的东西,舞厅就是这么一个产物。无奈舞厅不对外开放我也无法看到她的真面目,只好作罢。不过我看到了这个宅子进口的法国玻璃,它的妙处在于不用清洗依然可以保留明亮的色彩,对比了旁边落满尘土的玻璃一看果然如此。据讲解员介绍当年这样的玻璃是1两黄金1块,二战时这种制作工艺也在欧洲失传了,现在张宅还留有72块(当年买了150多块)。

下一去处就是南浔首富刘镛的私宅园林――小莲庄。据说刘镛的家产是清政府年收入的1/3,我觉得应该富过比尔盖茨。走进小莲庄,巴洛克式的石门首先让人眼前一亮。循池畔小径再向里去便是净香石窟,这是主人会见文人墨客之处。室内有两间厅堂,一间的房顶为升形,另一间则为斗形,故亦称升斗厅,据说只有才高八斗的客人才能与主人在斗厅里叙谈。升斗厅旁边就是可以鸟瞰整个小莲庄景色的小姐楼,这是女眷们观赏莲池美景之地,这个楼的外墙砖也是从法国进口的红砖,颜色至今仍然如新,砖缝是靠糯米和石灰的混合物契合而成,江南的建筑大多如此,真是糯米的妙用啊。

小莲庄要说的还有很多,比如宅内的紫藤,盘根错节得奔向东方,刘镛取其紫气东来之意,同时又与旁边的荷花一同展现了“大红大紫”,取意富贵;刘家是首富,嫁女也要门当户对,四象之一顾家的顾乾麟就取了刘家的刘世明,夫妻俩于1939年成立了叔频奖学金,北京、上海、湖州都有,我国原任外交部长钱其琛就是第六届奖学金的获奖者。为了感谢奖学金的创办人,获奖学生们为夫妻二人设计一副图,大家猜猜看是何意?

嘉业堂藏书楼是由刘镛的孙子刘承干于1920至1924年建造,占地20亩。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书楼总体设计为中西合璧园林式布局,藏书以宋刻《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最为珍贵,号称镇库之宝。令人称奇的还有一点就是藏书楼中已经有了电灯,因为富有早在1919年镇上就通电了,还有电话局。

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是刘镛的三子刘渊叔(号梯青)的居处,光绪三十四年(1908)竣工。建筑由南、中、北三部分组成,中部建筑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理念的厅、堂、楼、厢为主体;南、北部中式建筑融入西欧罗马式建筑,其中北部欧式建筑立面尤为壮观,在中西建筑之间还有过渡,比如中间的一个房间楼梯是中式的,可扶手事欧式的。可惜的是前2进房子被日军所毁,还被毁的有网球场。据说《红粉世家》、《红粉》、《新上海滩》都是在这儿拍的。

最后我们又去了求恕里和文园,从文园的一些介绍中了解到当年南浔的巨富们已经不满足于靠丝业维持家业,于是,盐业、上海的娱乐业、房地产业都成为新的投资目标,所以上海成了湖商的天下。

在游玩过程中我还见缝插针的吃了麦芽糖和臭干子,中午大家在河边吃了可口的江南小菜,可惜没有拍下来。离开南浔时真有些不舍,既为它辉煌的历史,又为它现在的宁静,也许当地人不这么想,也许他们会向往大城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