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最新进展与我国的应对举措(4)
来 源:未知发表日期:2011-11-10
六是积极要求直接加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关项目工作组。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现行各准则项目,如金融工具、保险合同、收入确认、租赁、财务报表列报等项目工作组的牵头成员主要来自欧美国家,这不利于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吸收我国意见。为此,财政部已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任主席汉斯先生提出,中国已经涌现了一批既精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又熟知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实际情况的会计专家,他们非常愿意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希望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支持在各准则项目工作组中增加中国代表。汉斯先生对此表示欢迎。
(二)积极筹备新兴经济体工作组并成功召开第一次会议
为响应二十国集团关于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进一步提升新兴经济体影响力的倡议,经过多次磋商和协调,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决定成立新兴经济体工作组并将联络办公室设在中国。2011年7月26日,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汉斯·胡格沃斯特以及来自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南非等国家的近40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讨论并一致通过了成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同时达成以下共识:一是工作组的初始成员国包括二十国集团中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或地区以及马来西亚,今后随着工作组的发展和扩大,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机吸收更多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加入新兴经济体工作组;二是工作组主席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活动总监韦恩·奥普顿担任,副主席由本人担任,工作组成员包括永久成员和临时成员,其中永久成员由成员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各派一名代表构成,临时成员由各准则制定机构根据某一具体技术议题指定一名相关专家构成;三是工作组建立定期会议机制,每年举行2次全体会议;四是工作组的常设机构为联络办公室,联络办公室设在中国,负责工作组的日常运作,并向各成员国及时通报工作进展。
工作组第一次会议还对新兴经济体应用国际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教育材料提供了有益参考。
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的成立,将进一步增强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的话语权,有助于推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新兴经济体的广泛应用和实施,提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球公认性,进而促进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的成立高度重视,新任主席汉斯先生上任不足一个月,调研的第一站就是中国、韩国等新兴经济体。在不到半个月内,两次与中方进行沟通,并出席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第一次会议,汉斯主席认为,当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存在失衡现象,也就是说过去制定、修改准则只关注美国和欧盟的意见,而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意见重视不够,这次在北京举办第一次新兴经济体工作组会议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今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将注重发挥新兴经济体在国际准则制定中的作用,充分听取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意见。
与会各方对我国积极推动成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并承担联络办公室工作表示支持和赞赏,高度评价了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取得的积极成果。巴西参会代表纳尔逊·卡瓦略先生曾任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咨询委员会主席,在国际会计界享有很高的声望,在会议结束时,他深有感触地说:“这次会议非常成功,为全球新兴经济体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创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对于建立高质量的全球统一高质量会计准则意义重大,中国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感谢中方为此所作出的努力”。
(三)积极推进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
2011年7月27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汉斯、多位理事和前任主席泰迪爵士访华拜访了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双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会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汉斯认为,中国在很多领域都成了“领导者”,在会计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得到了重要国际机构的赞赏,这些成绩足以让中国引以自豪。
在财政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副部长王军关于“趋同是方向、趋同不等于等同、趋同是过程、趋同是互动和趋同是新的起点”的国际会计趋同五原则指引下,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及其国际趋同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下一步,财政部将按照2010年4月发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企业会计准则改革,为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而继续努力: